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百度应用、平台和系统全方位引爆云计算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19 21:44 
核心提示:除了在数据中心方面做出创新外,百度在软件架构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陈尚义表示:“搜索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最佳应用之一,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十几年的积累,我们已经搭建了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架构,在这些架构支撑着下,我们目前日处理数据接近

如今,云计算与大数据风起云涌,这从6月初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就可见一斑——三天的大会、百余场演讲,近十位院士登台、上万人次听众……在这股热潮中,冷静审视云计算的发展,它何时才能真正爆发?产业界又该如何做来最终引爆云计算?百度给业界带来了一些思路——

将刚需信息上线串联

当用户在百度搜索框中搜索“小儿咳嗽”时,在结果中,会根据症状提供给用户相关信息:可能引起小儿咳嗽的几种疾病;点击其中一个疾病,下面就会出来关于这个疾病的介绍,以及“知名医院”“权威医生”等按钮,如果进一步点击“权威医生”按钮,就会出现关于医生的更详细信息,方便用户了解医生情况。

对于这一创新,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表示:“老百姓在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刚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都希望能够上好医院看病,但医院资源毕竟有限。百度经过长期积累和研究,将线下的信息搬到线上,并将数据有机地串联、整合起来,以提供更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解决老百姓在生活中面临的众多问题。”

在陈尚义看来,这些服务要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需依靠云计算技术。因而,将线下信息搬上线,整合、利用刚需信息来提供服务能够“以应用拉动云计算落地,并最终推动云产业爆发”。可以说,搜索上的创新,是百度在服务层面推动云计算发展所做的努力之一;而在平台层面,百度也在通过分享自身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助力云计算落地与发展。

共享百度云能力

在手机上的网盘应用,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的开发平台、各种工具等都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结合的产物。

“百度推出开放云平台,帮助开发者、终端厂商等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搭建更丰富的应用,降低开发和服务门槛,同时为用户打造更好的移动互联体验。”陈尚义表示,“我们正在建造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促进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繁荣发展。”

百度为开发者提供了七种武器、AppBuilder等服务。其中,AppBuilder是一个能让开发者快速开发出应用的服务。借助AppBuilder,人们只需要四个步骤,花费大约2分钟时间,便能创建一个应用。

移动云测试中心(MTC)是百度为开发者精心打造的七种武器之一,它为开发者提供移动终端设备及模拟器,帮助开发者进行手机应用测试。该服务完全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者测试成本。目前,MTC主要提供云体验、云测试两大服务,已服务上万名开发者。

除了为开发者提供服务外,百度还与硬件厂商分享云能力。如今,百度已与智能电视厂商合作,将百度云嵌入智能电视中,提供音频/视频播放、图片播放浏览等资源和能力;同时,百度还与国内首款穿戴式设备咕咚手环合作,为用户提供个人云存储服务(PCS)的功能,用户可以将手环记录的运动、睡眠等数据实时同步到百度云端。

打造先进的云基础设施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规模快速膨胀,对容量规划、运营效率、制冷、供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数据量的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服务器规模扩张。这样,我们就必须考虑数据中心节能省电,以节省成本,同时,因为部署量巨大,年交付服务器以10万台计,我们就必须通过创新方式来提高部署效率,等等。”陈尚义指出,百度在2012年底实现ARM Server全球首次规模应用;同时,还推出整机柜服务器,它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架构,不仅能节约能耗,节省电费,还使交互效率提高了10倍。

此外,在制冷、供电等方面,百度数据中心采用市电主供、冗余电源作为备份的新型节能供电架构,制冷与空调系统采用免费冷却(Freecooling)、变频及先进的气流组织等多项绿色节能技术。

除了在数据中心方面做出创新外,百度在软件架构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陈尚义表示:“搜索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最佳应用之一,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十几年的积累,我们已经搭建了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架构,在这些架构支撑着下,我们目前日处理数据接近100PB,总的数据存储能力将近2000PB。”

可以看出,百度已经从应用、平台、系统等多个层面出击,依靠深厚的积淀、创新的技术、开放的心态,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走向真正爆发的一刻。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