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透过云计算镜头看看平台软件的发展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10-01 18:42 
核心提示:北美传感器技术创新相比较来说并不是特别发达,但是北美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相对来说大型企业比较多。欧洲的传感器,它的技术创新很强,产业集中度较高,中小型公司特别多。日韩技术创新并不是很强,产业集中度也是比较分散的,但是中小型企业是比较多的。

2013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在无锡隆重举行,大会聚焦商业模式,以“创新商业模式——物联网的前景与‘钱景’”为主题,聚集物联网业界领军人物、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的产业链核心企业高层、国内主流的投资机构高层等围绕商业模式创新,探讨如何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主要应用领域打造良好的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在今日的“2013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荣祥先生做了关于“创传感器新产品拓物联网新应用”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谷荣祥:我今天要给大家演讲的题目就是“创传感器新产品,拓物联网新应用”。大家都非常清楚,物联网的核心问题在于传感器,如果没有传感器就是我们每天说的互联网了。

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前面我把世界传感器和中国传感器现状做一个分析,再把公司介绍一下,第三是把领先的新型传感器产品和物联网紧密相关的产品做一个介绍。最后是物联网传感器新的应用。

如果站在物联网应用角度来讲,中国的传感器到底怎么样?全球的传感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给大家做一个概况,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

北美传感器技术创新相比较来说并不是特别发达,但是北美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相对来说大型企业比较多。欧洲的传感器,它的技术创新很强,产业集中度较高,中小型公司特别多。日韩技术创新并不是很强,产业集中度也是比较分散的,但是中小型企业是比较多的。大家都认为我们中国的传感器落后,可以说我们中国的传感器并不一定落后。尤其最近五年、十年,我们的传感器相比较日韩会好一些。但我们产业集中度特别低,小微型企业多。

全世界的传感器发展状况是什么样呢?我这里有一个图形,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就像飞驰而过的战斗机,速度非常快。通信技术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就像高铁。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样,就像飞驰而过的汽车。那么传感器的速度呢,慢慢悠悠,是一个马车的速度。这个现状不仅仅在我们中国是这样,实际上美国、欧洲、日本也是一样。在美国照样它的传感器发展速度要慢于IT行业其他三个领域。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传感器的集中度太差,它的分散性太强。传感器种类很多,技术、投资都是属于密集型的,但你想做一种传感器做到100个亿,很难。

大家经常议论中国的传感器有多么不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个人的观点是,评价一个传感器好坏要从这个方面来讲。如果是进口芯加上中国的设计,中国的制造得到高性价比传感器,那就是先进的。如果是中国的芯片,中国的设计,中国的制造得到的性价比低,那是落后的。同样如果是进口的芯片,进口的设计加上进口制造得到的是高价,那也是落后的。同样我们如果用中国的芯,进口设计,中国制造得出的高性价比,那我认为也是新近的传感器。

平台软件作为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关键因素经常容易被忽视。平台软件是运行在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或者平台即服务(PaaS)为基础的形式。云平台软件将应用连接到云基础架构,以及你希望运行的框架上,然后就可以轻松集成和管理最终的产品。

为了选择平台软件,一个公司必须关注其在虚拟化上的投资,其数据库的选择、网络流量问题以及应用安全和管理问题。

企业对于虚拟化的投入

选择云平台软件时,首要考虑的是企业已经部署的虚拟化程度。考虑云计算最简单的方式就作为虚拟化的扩展来看待,因此如果已经使用了虚拟化,现有软件将会是选择云堆栈和平台软件的一大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