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暂停二维码交易是用“大炮打蚊子”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傅蔚冈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3-26 13:00 
核心提示:设想一下,如果当初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后不让其上路运行,还会有现在便捷的交通。因此,作为监管的机构的央行所要做的就是让市场机构做好风险提示,以免让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央行的决定,二维码支付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二维码支付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二维码里面包含了网址、文字、照片等信息,手机用户通过摄像头和解码软件即可读取相关信息。二维码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因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便捷,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终端厂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商户的高度关注。

支付宝和理财通之所以大规模推行二维码支付,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二维码支付的便利性,可以为目前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推进的O2O战略助力。将线上既有的电商、支付、后台数据、社交平台和地图引流等一系列业务与线下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二维码支付可以打通线上线下交易,甚至会让很多传统业态发生改变。以零售为例,用户到商场看中一款商品,可以直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既可当场提货,又可与网上购物一样选择配送到家。与在商场通过现金或者银行刷卡交易不同的是,通过二维码交易可以让商家知悉自己的客户。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二维码支付逃避了中国银联通道。在以往所有的线下交易中,对于商户而言,现金找零繁琐,POS机刷卡需要交纳手续费(一般为2%左右)且结算时间长。如果选择二维码支付,商户需要交纳的手续费极低甚至可以获得大量补贴,到账速度也比较快。

也正是如此,阿里和腾讯大力推广的二维码支付,也受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大量欢迎。目前阿里巴巴和1.5万家便利店合作,据有市场人士透露:“如果这次不叫停,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商场里的二维码POS机可能半年就可以破100万台。因为他们很多合作都是连锁商家。”

当然,二维码交易也有风险。前已经有很多媒体报道过二维码支付带来的各种风险:首先,二维码本身包含的信息可能是木马病毒,用户扫码之后运行木马造成资金损失;其次,交易信息本身未包含病毒,但由于加密的强度不够,在二维码将信息传到手机的过程中,可能遭到黑客破译、窜改;最后,二维码支付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还不完善,交易发生后的可追溯性不强,一旦资金损失,不容易找到对应的真实交易者。

不过即便二维码存在着以上诸多风险,但是只要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完全可以避免绝大多数风险。一个可供佐证的证据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规模的二维码支付风险产生。

我们再来看看央行是怎么回复“暂停”二维码支付。央行支付结算司相关负责人于3月24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二维码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特别是在支付行业,应该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管国内和国外,目前总体上来讲,都处于一种试点的状态,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正因为是新生事物,因此才不能暂停,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支付来检验其安全性。假如说因为有隐患就暂停其实施,那么新生事物就永远无法成长。设想一下,如果当初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后不让其上路运行,还会有现在便捷的交通。因此,作为监管的机构的央行所要做的就是让市场机构做好风险提示,以免让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市场竞争,市场里的机构会竞相努力给客户提供具有良好用户体验和较低风险的服务。从媒体的报道来看,阿里、腾讯已经为二维码支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改进安全机制,从短信验证、手势密码到数字安全证书、保险公司赔付,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激励因素,互联网公司都比央行支付清算司更有激励去提高安全保障体系。

当然,在央行看来,二维码支付最大的风险就是绕过了银行和银联,会加大洗钱的风险。我们不怀疑这种可能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支付都有洗钱的可能。比如说信用卡目前存在着大量套现行为,但这并不是信用卡应该被取缔的理由。有人说,使用现金交易还会有假币,难道就此取消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一种没有风险的交易。现金交易可能会接受伪钞,而且现金会存在大量的病菌,耗费时间;银行卡交易也有被盗刷的可能;银行转账则会因为账号和用户名不对而导致资金损失;支票则会面临空头支票的风险……当我们决定该种交易形式时,实际上已经承担了该种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

由此来看,央行在3月11日以出于“安全考虑”为由暂停二维码支付违背了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所谓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央行仅仅以可能出现的“安全考虑”就暂停二维码支付,则是属于典型的“用大炮打蚊子”。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