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运营商卡位数据中心(2)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闵杰 李佳师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5 11:32 
核心提示:而三大运营商发展云计算也各有侧重。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温昕煜表示,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两者都早已开展了IDC业务,拥有大量的数据中心,都具备成为云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坚实基础;中国移动成为

而三大运营商发展云计算也各有侧重。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温昕煜表示,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两者都早已开展了IDC业务,拥有大量的数据中心,都具备成为云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坚实基础;中国移动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之后,虽然也开始开展IDC业务,但是毕竟IDC的投资巨大,不可能短期内在全国发展,而且其目前主要优势是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因此,中国移动当前的主要目标将是云应用服务提供商和云平台服务提供商。

高志鹏表示,运营商最容易发力的应该是IaaS和PaaS层。在IaaS层,运营商可以利用其网络带宽资源和强大的机构建设能力,构建大型的节能IDC机房,一方面满足自身业务系统的使用需求,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虚拟化、多租户等技术,对外出租服务器资源。在IaaS层,已经有部分互联网巨头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但是目前来看,由于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尚不足以构成过分的竞争。在PaaS层,运营商应立足本身的终端战略,建立面向终端应用的开发者社区平台,以Apple的App Store和Google的App Engine为楷模,支撑众包式的云平台建设。在PaaS层,会遇到部分互联网厂商的竞争。

但是,高志鹏认为,在SaaS层,相对于互联网厂商,运营商目前毫无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暂时不建议开展。

找准着力点稳步前进

事实上,运营商也确实在Iaas层面率先发力。据悉,近来三大运营商加大了对数据中心的投资力度,每年投资都在百亿级以上。数据中心是运营商IaaS服务的重中之重。

数据中心向云计算业务转型,需要完善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产业链。谢朝阳认为,首先需要以云的架构规划、设计、改造数据中心,建设云数据中心时要做到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也就是创新技术、提升性能、科学规划网络节点、统一管理标准;其次是围绕数据中心打造一个生态链,数据中心是云计算基础的基础,必须从生态链的角度入手,将基础做好。

天地云箱首席运营官符全表示,数据中心往云服务转型,还需要发展配套应用的相关技术。他告诉记者,随着个人化移动应用的增多,消费者对云存储的需求会很大,所以未来数据中心不仅需要有计算资源,还需要有网盘存储资源。而如果想实现在网上存储资源和在本地存储资源一样方便快速,云存储的速度要求就应更高,因此,万兆以太网的交换技术将是关键。

此外,运营体制和管理系统的建设是运营商转型云计算面临的最大瓶颈。高志鹏告诉记者,云计算的特点是灵活、快速、富有弹性,这些特点十分符合互联网厂商的特性。而运营商则讲究令行禁止、标准先行,这导致运营商无法像互联网厂商那样灵活地应对云计算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业务部署、故障处理、系统建设等突发性或临时性事件。“不过,运营商也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逐渐改进。”他说。

而在俞伟看来,眼下运营商全面向服务化转型,需要补齐几个短板。其一是IT技能和IT从业人员的缺失,目前运营商的人才资源和技术积累主要是在IP领域、电信领域,要想在这场IT服务化转型中战胜来自互联网或者其他领域的竞争者,必须要拥有足够的IT人才和IT技能。其二是运营要实现透明管控,建立以市场和客户为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与流程。在他看来,现代服务型企业,跨部门协作是必须的,快速响应市场、将为目标人群提供的服务规模化,需要多部门协作。此外,还需要一个承载的平台和工具,而IT正是这样一个将战略目标变成可执行的流程高效平台和自动化工具。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