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运营商卡位数据中心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闵杰 李佳师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5 11:32 
核心提示:用户对云服务最大的担心是信息安全,而运营商良好的品牌、国有企业的背景和完善的信息安全措施对于消除用户的疑虑十分有利,这为运营商推广各类云服务铺平了道路,也是相对互联网公司或其他新型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来临,云计算已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近两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相继发布了云战略,积极从通信管道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三大运营商云战略转型

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电信基础设施资源,这使其具备了发展云计算的先天优势条件。云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大部分,网络支撑保障能力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全面的数据中心节点、独有的无线和有线网络接入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用户和渠道资源,成为中国云计算的主要力量。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对于云战略最为高调。中国电信于去年8月发布了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今年正式推出云主机、云存储等系列天翼云计算产品。今年3月,中国电信还正式成立了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以更专业化地运营云计算业务。公司新任总裁谢朝阳表示,新公司将集中运营中国电信全部的数据中心(IDC),“十二五”期间,其云数据中心将具备提供数百万台高性能虚拟主机的能力。

中国联通则稳步跟进。去年,中国联通宣布将在2012年加大数据中心方面的投资力度,预计总投资达数百亿元人民币。未来中国联通在云计算方面将整体架构分为云系统和云服务两大体系:云系统主要面向中国联通内部IT支撑系统;而云服务则主要是向企业和政府等提供的公有云服务。中国联通云计算总体组主任张云勇介绍,中国联通新近推出了面向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沃云”服务,包括云同步、云备份和云分享三大内容。

中国移动的脚步稍微慢了些。据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介绍,中国移动自有“大云”1.5版已完成开发,“大云”双业务云资源池、盘古搜索等也在多地政府和企业得到部署和应用。未来3年内,中国移动将在包括北京、浙江、广东、内蒙古等在内的7个省份建设数据中心。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大中华区电信与传媒事业部总经理俞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IT在电信领域只是支撑技术,未来IT不再仅仅是支撑,而是业务。运营商想要获得持续的增长,赢得新的竞争筹码,必须全面转型为服务型企业。

立足数据中心各有侧重

运营商发展云计算具有多项先天优势,而最主要的是管道优势。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高志鹏告诉记者,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网络。从骨干传输网到驻地接入网,运营商控制了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发送到每个需要的人手里的网络资源。他说:“我们讲云计算的时候,经常会拿自来水公司作例子,运营商如同自来水公司,掌握了进入千家万户的水管网络,因而运营商具有天然的云计算运营优势。”

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运营商的品牌优势。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所长安晖告诉记者,运营商多年经营积累的强大品牌优势,为其提供云计算服务创造了良好开端。用户对云服务最大的担心是信息安全,而运营商良好的品牌、国有企业的背景和完善的信息安全措施对于消除用户的疑虑十分有利,这为运营商推广各类云服务铺平了道路,也是相对互联网公司或其他新型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