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其他 >

手机RFID智能卡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

来源:《广东通信技术》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16 15:02 
核心提示:手机RFID技术将RFID芯片内置在手机或手机智能卡(SIM/UIM)中,实现手机功能与RFID功能的集成,用户可刷手机实现金融服务、购物消费、乘车服务、身份认证等诸多应用。由于完全基于手机的RFID技术得不到电信运营商的支持。

1 引言

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市场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信网络日益通道化、电信服务日益虚拟化,没有网络的公司通过使用网络通道就可以提供越来越多 的通信服务,传统电信运营商单纯依赖提供简单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获得赢利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纷纷向“信息服务”转型。

另一方面,随 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到了手机,如媒体播放、游戏、照相、导航等,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而是日益成为了个人的综合娱乐与信息 终端。如何拓展手机的功能,使得手机除了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传统通信外,还能够服务于运营商希望切入的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媒体广告等信息化应用,是近年 来移动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其中,手机RFID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并开始商用。

手机RFID技术将RFID芯片内置在手机或手机智能卡(SIM/UIM)中,实现手机功能与RFID功能的集成,用户可刷手机实现金融服务、购物消费、乘车服务、身份认证等诸多应用。由于完全基于手机的RFID技术得不到电信运营商的支持,本文将主要针对集成了RFID射频功能的手机智能卡 (以下称手机RFID智能卡)的实现方案、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2 手机RFID智能卡主流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外主流手机RFID智能卡解决方案按照工作频率可分为两大类,即13.56MHz方案和2.4GHz方案。其中13.56MHz方案又可分为eNFC方案、双界面卡自带天线方案、双界面卡手机定制方案。以下对4种手机RFID智能卡解决方案分别进行说明。

2.1 eNFC方案

eNFC方案将RF射频天线及射频通信控制功能集成在手机终端,将RFID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功能放在手机智能卡,卡与手机之间通过SWP协议通信,实现RFID与手机的集成。

eNFC方案被3GPP定为国际标准,技术完善。采用行业普遍应用的13.56Mhz频率通信,方便合作类业务的改造实施。但eNFC方案必须更换手机 和智能卡,成本较高;且目前支持的手机终端和智能卡产品较少,产业链不够成熟。另外,eNFC的专利集中在国外厂商雅斯拓和恩智浦手中,在国内规模应用 eNFC方案可能遭遇专利尴尬。

2.2 双界面卡手机定制方案

双界面卡手机定制方案在手机智能卡上集成RFID处理芯片,将RFID线圈集成在手机终端上,RFID智能卡通过C4、C8引脚与手机终端的线圈相 连,实现近距离通信。此方案采用行业普遍应用的13.56Mhz频率通信,方便合作类业务的改造实施。终端改造仅需实现天线与手机的集成,改造较简单,成 本较低。天线集成到终端,提高了刷卡稳定性。缺点是占用了C4,C8触点,和国际标准应用中的大容量卡应用冲突,并且仍然需要对手机终端进行定制。

2.3 双界面卡自带天线方案

本方案在手机智能卡上集成RFID处理芯片,并从智能卡引出RFID线圈进行近距离通信。双界面卡自带天线方案采用在行业普遍应用的 13.56Mhz频率通信,且不需要更换手机,业务实施方便快速。但由于UIM卡带了较大的RFID线圈,用户安装使用不方便,较容易损坏,刷卡稳定性稍 差,使用感知较差。同时,也占用了C4,C8触点,和国际标准应用中的大容量卡应用冲突。

2.4 2.4G全卡方案

2.4G全卡方案基于蓝牙通信技术,将蓝牙RF射频芯片集成到手机智能卡中,通过距离控制算法等技术进行现场通信,不需要带天线,也不需要更换手机即可 实现手机RFID刷卡功能,业务实施方便快速。2.4G全卡方案除了实现现场刷卡功能外,还可根据业务需要实现中距离刷卡应用以及读卡器应用。但由于 2.4G频段与国内外金融、交通现场支付标准不兼容,对于合作类应用需要新布POS机具,合作难度大,机具改造成本较高。

3 手机RFID智能卡行业应用现状

在国际上,主要以eNFC为标准,但由于需求不旺盛,支持eNFC的手机终端很少,使用eNFC方案进行手机现场刷卡的商用案例很少。日韩手机现场刷卡应用多,但由于其移动终端采用机卡合一模式,不属于手机RFID智能卡应用模式。

在国内,手机RFID智能卡经过几年的研究、试点,从2010年以来,进入了试商用阶段。手机RFID智能卡主要应用于移动支付、校企一卡通、电子票据三大应用领域。国内运营商的应用情况简述如下:

3.1 中国移动发展情况

中国移动对手机RFID智能卡进行了多年深入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中移动先后在重庆、湖南、广东等省对13.56M双界面卡方案、 433M SIM方案、2.4G RFIDSIM卡方案进行了多模式的试点。09年4月,确定以2.4GRFID-SIM卡全卡方案作为中移动手机支付的智能卡解决方案。经过不到一年时间 的试商用,发展了超过40多万手机支付用户,包括手机钱包发卡用户超过28万个,企业一卡通用户数超过15万个,世博手机票用户共3万多个。2010年5 月,迫于行业合作的压力,中移动重新考虑其手机RFID智能卡解决方案,不再以2.4G方案为主导,重新考虑13.56MHz方案,但仍在推动2.4G方 案成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

3.2 中国电信发展情况

中国电信2009年下半年以来发力移动支付业务,开始对手机 RFID智能卡进行研究和试点,与中国移动明确一种解决方案不同,中国电信的策略是远期以eNFC为目标,近期以13.56M双界面卡方案为主,选择性的 使用2.4G方案,采用多种模式并存的策略进行应用推广。到2010年6月,中国电信的手机RFID智能卡在电信手机支付业务(翼支付)、翼机通、银行联 名卡、公交联名卡、行业合作卡等多个产品中得到了应用,全国约发卡20万张。(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