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深入探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现在和未来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22 09:22 
核心提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到了哪一步、面临的问题为何、下一步该如何走的问题,业界困惑日增。然而,近日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集中出现的一些迹象,似乎正有力地回答这些问题:从“联”而可用,到“网”而大用,正是中国物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朝奋起,数载蓄势,多方合力,全民受益。物联网在中国之发展可谓快矣,然而正由于其乃新生事物,在自上而下的“激情”推动下,不免乱象纷呈,纵有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埋头实战、屡获战果,也已造福不少百姓,但仍频传“泡沫”之说。对于如今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到了哪一步、面临的问题为何、下一步该如何走的问题,业界困惑日增。然而,近日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集中出现的一些迹象,似乎正有力地回答这些问题:从“联”而可用,到“网”而大用,正是中国物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可用: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最新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物联网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部分领域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规模,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在交通、物流、金融、工业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国防军事等领域已有了初步应用。

近来,国家发改委在向包括北京市在内的14个省市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其中,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应用向服务转型是政府未来5年的重要工作方针,重点发展领域在精细农牧业、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领域。

为适应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要求,做好物联网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教育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六个实训基地,全面开展物联网专业师资培训,并指导协调地方物联网人才培养与技能认证以及项目研发等工作。

涉及传感网顶层架构及基础性规范的六项国家标准将于今年9月截止意见征集,有望在年底正式出台。届时,我国物联网产业将有可以遵循的国家规范,有望在规范之上实现产业具体分工,加速规模商用。

配套政策的全面完善,发展环境的显著改善,再加上产业链各环节的全力拓展,中国物联网产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安防、家居、电力、交通、医疗、物流等为代表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已开始逐渐接受物联网概念,并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品应用于行业的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据预测,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是全球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隐忧:缺陷种种阻碍规模商用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时也有隐忧:各个企业、各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彼此间的物联网应用是封闭的信息孤岛,因而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商用困难重重。发改委在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通知中就提出,“十二五”期间物联网要做到四方面的提升:标准体系有待于突破,要加快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规模化应用尚不足,国内物联网应用需求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物联网仍面临一些安全方面的挑战;跨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还存在一些壁垒。这也指明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存在的诸多缺陷。(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