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融合与发展——2010年中国电视研究综述(2)

来源:人民网 作者:赵艳明 刘一川 李文聪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0 10:34 
核心提示:重大事件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自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以来,各类直播已逐渐成为常规报道方式;特别是在重大事件面前,现场直播更是成为电视新闻的杀手锏。继国庆60周

重大事件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自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以来,各类直播已逐渐成为常规报道方式;特别是在重大事件面前,现场直播更是成为电视新闻的杀手锏。继国庆60周年庆典之后,在2010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电视直播的介入为观众随时了解事件进展、增强电视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电视直播也成为2010年度电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王启祥对我国重大事件电视直播作了较系统的回顾⑧。他把中国电视重大事件直播报道分为四个阶段:初露峥嵘到长期缺位(1958年-1985年);缺位到复出(1985年-1993年):单一到多样(1993年-2003年);预知到突发(2003年至今)。程蔚东也认为,中国电视新闻直播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持续探索成熟的过程,而当下中国电视已然进入了“电视直播时代”,中国电视直播新闻正由过去偶然性、应急性的“非常态”逐步转为机制性、规模化的“寻常态”,并开始引发电视新闻生产方式全面而深刻的急剧变革⑨。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里,电视媒体如何利用直播技术发挥其优势和影响力,成了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陆小华认为,电视直播应借助、发挥多种表达手段与传播方式的优势,成为媒介融合的平台⑩。李戈从市场角度分析了电视直播的盈利模式。只有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电视台才能实现现场直播的常态化。

民生新闻。200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已有8年,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生新闻研究也一直是电视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在经历了发展的高潮期后,各地的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视率下滑等问题。许多学者敏锐地察觉到了民生新闻正在遭遇的发展瓶颈,于是本年度对于民生新闻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探讨民生新闻如何突破和创新,继而为民生新闻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探讨民生新闻收视率下滑的原因时,各界都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喻国明、赵晋在总结各方观点之后,认为民生新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题材单调重复、同质化竞争严重;反映的生活片面、肤浅;媒介职能错位;电视台运营方式受到挑战,增长乏力。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品质、走出困境,各路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岳荣欣提出以下几点:取材跳出地域局限、换角度报道时政新闻、深度报道凸显新闻魅力、加强互动性、注重经营创品牌、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的队伍。游景升认为民生新闻想要克服危机,就需要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家视角,这体现在节目定位、主持人、团队、报道角度等多方面;同时要建设栏目品牌,还要重视同新媒体合作,互惠共赢。在丁玲华看来,民生新闻实践已然背离了其原有的新闻理念,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类型分化、概念淡化的趋势,并将多元发展,呈现主流化、特色化和边缘化多种走向。

纪录片。对于纪录片研究来说,2010年并不是特别有所突破的一年。不管是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对纪实手法的争议上;还是对电视纪录片播出平台和发展体制建设,也缺少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然而2010年,作为一个十年的终结,是回顾和总结的一年;其中在大型电视纪录片、民间影像等方面也不乏研究的亮点。

纪录片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解读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为旗帜的新纪录运动蓬勃兴起,对此后的中国纪录片产生了重要影响。晨光对这一时期以来中国纪录片美学形态及其特征的多元化发展状况作了剖析,总结了其理论依托及其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

张同道、沈岳在梳理过去的纪录片作品时,认为随着娱乐化浪潮高涨,纪录片的文化特色和美学功能明显弱化,议程设置功能退化,对于中国纪录片所呈现出来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强,现实关注越来越弱;参与文化庆典越来越多;思考公共问题越来越少”的特征深表忧虑。(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