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微信收费罗生门背后:市场竞合露端倪(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方南,卫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10 13:56 
核心提示:阴谋、阳谋 纷纷扰扰的一周,有说微信收费的,也有为腾讯叫屈的。只是这些言之凿凿的字眼寻不到源头,越往上追溯越是混沌。谁在推动这一切?或许说根本没有谁在推动,只是整个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在选择对自己有益的

阴谋、阳谋

纷纷扰扰的一周,有说微信收费的,也有为腾讯叫屈的。只是这些言之凿凿的字眼寻不到源头,越往上追溯越是混沌。谁在推动这一切?或许说根本没有谁在推动,只是整个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在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说法,最终演变成了典型的“罗生门”。

工信部、运营商、腾讯、媒体、用户自发传播……你可以从上述每一个环节验证这一逻辑。

解读苗圩透露的信息———本意应该是“运营商希望向微信收费”,然而收费二字迅速触动了用户的神经,在他们的解读中,这是工信部联合运营商向腾讯施压,要向用户收取微信费用。在此之前,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曾表示,“如果微信不该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这是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

工信部、发改委,在很多普通用户看来,两者都是政府部门,代表了政府一方统一的声音,前后两度表态已是典型的“阳谋”。另一方面,同样在“岭南论坛”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表示,“马云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做金融,很多银行会警觉。自己对运营商都很老实,从不敢说过分的话。”而在此之前,马化腾亦多次表示微信不会收费,而且为运营商带来了流量,双方应是合作关系。

面对运营商时,马化腾始终把姿态放得很低。不管有意无意,如此一来腾讯已像是“受压”的一方,与用户在同一战线。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微信收费说的“暴风骤雨”下,腾讯至少在3天的时间内选择保持沉默。声明所澄清的,也只是“微信收费”,而非“微信受压”。

所谓“心跳危机”

至南都记者发稿为止,“点到即止”的工信部并未就微信收费一说再有任何表态。而作为运营商中最受非议的代表,中国移动也选择了保持沉默。

直到4月7日,出席博鳌论坛的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微信等OT T服务虽然为运营商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同时也确实大幅提升了运营商对网络投资的成本,运营商因此加大的投资成本远大于在流量方面的收入。首先是微信等OT T服务确实造成了运营商的网络负担加重,而运营商从最终用户那收来的流量费无法平衡网络成本,并表示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二,通过运营商和OT T服务商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有效解决,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并肯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增收的主要驱动器就是流量。

王建宙并没有直接表达所谓微信收费的实质含义应该是运营商向腾讯收费,但明确将该问题的症结“锁定”在了运营商和O T T服务商之间,与使用服务的用户无关,算是把中国移动的一只脚,拔出了舆论的漩涡。

事实上,在此之前,运营商也曾表达过微信为自己带来成本压力的问题,并尝试用专业概念“信令心跳”来反映自己在微信事件中的弱势地位。3月1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公司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微信给中移动带来了约10%的流量收入,但占用了60%的信令资源。

所谓“信令心跳”问题,指的是在先前设计电信网络时,主要考虑的只是语音通话业务,以至于有一部分空闲的信令被利用起来发展成为今天的短信。而今微信的出现以及它高频率的使用状态使得信令资源被经常性唤起,又成为“心跳”,而控制语音的大量信令被占用又直接影响到通话质量和短信发送时速。但如今运营商只对微信收取了流量费用,并未收取信令费用。

不过这显然难以打动普通用户,毕竟当天中国移动公布的2012年利润为1293亿元。另外,中国移动也无法直接表达“腾讯买单”,而不是“用户买单”的说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