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微信收费风波过去了 电信运营商继续迷失中

来源:钛媒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30 14:19 
核心提示:尽管电信运营商不愿意被沦为管道,但它们还是在思考如何成为智能管道。在侯自强看来,现在无外乎两种理解。“一种是带宽经营,细算按带宽来收费,但他认为走不远;另一种是开放网络资源,互联网业务不收钱,但当我开放更多网络资源,如果你的业务要调用我的网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的出面表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是否收费由市场决定,让闹腾了一个月之久的微信收费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不过,电信运营商和微信或者说电信运营商和OTT应用之间的纷争远未结束。

面对微信对传统短信和语音业务的冲击,相对来说,中国移动反应最为激烈,甚至称微信占用信令资源,对语音通话造成干扰,甚至传言向腾讯收取信令费。

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看来,这是中国移动在找借口,拿信令问题说事儿。反过来看,腾讯买了移动的网络资源,而自己的微信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不能在移动的网络上顺畅地运行,叫屈的应该是腾讯才对。

事实上,这恰恰暴露了中国移动在3G技术上的劣势,目前中国移动仍处在2.5G时代,而微信是3G时代的产物。“中国移动的3G网络不给力,用2G网跑3G业务,就相当于汽车跑在了让牛车通行的土路上,肯定跑不快。”阚凯力说。

再则,2G网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过OTT应用占用信令的问题,也就没有预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信占用信令资源的后果。

即便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认为,运营商对OTT业务收费也站不住脚,因为法律依据不足,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OTT应用向运营商交取信令费用。

如果不能通过法律实现,势必要通过合同来约定。但是,运营商的格式条款作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服务对象不公平合理的规定,同样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再说了,OTT服务提供商均已经向运营商支付了网络服务费用,额外收费有重复收费之嫌。” 他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移动尽快将2G网络升级到3G、4G网络,而不是限制微信的通行。3G、4G网络本身带宽较宽,信令对通话信道的占用问题不是很严重。(详文见钛媒体此前发布的文章《当运营商围剿微信》,一位业人人士对钛媒体作出的分析)

目前中国移动3G不给力,4G网络还没建设起来,无法立竿见影。那么,率先作出改变的只能是腾讯。近期,腾讯表示已开始在对微信进行优化,以降低心跳频率。

此次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微信同运营商之间的矛盾,而是千千万万个像微信这样的OTT应用同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在著名信息化专家互联网政策专家高红冰看来,就是先进的互联网软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之间无法调合的矛盾。“类似这样的风波迟早会发生,只是发生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便这次的收费风波不是发生在微信身上,也会发生在下一个OTT应用身上。”

这起事件早发生反而是好事。在DCCI互联网中心创始人和总经理胡延平看来,这恰恰是电信运营商反思自我转型、如何平衡同OTT应用之间的竞合关系的节点。

所以,这是一种新的分工模式,OTT应用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电信运营商也要作出调整。在阚凯力看来,微信冲击到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不只是短信和语音,还有电话号码。正如此前钛媒体发布的文章《虚拟运营商对电信市场的冲击有多大》所述,如果电信运营商不作任何改变,语音依旧不免费,难以逃脱管道化和被OTT业务替代的命运。

未来,人们或许不再需要电话号码,QQ号或者微信号将成为互联网上的ID,而传统运营商一个号码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

不过,这在电信专家、中科院学者侯自强看来,让语音免费短期内难以实现。尽管语音收入占比开始下降,但是语音收入在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占比中还占据很重要的比重,即便放眼全球也是类似的情况。

中国移动2012年语音收入为3680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65.7%;中国联通2012年语音业务收入为1167.5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46.9%;中国电信2012年语音收入为925亿元,在营收中占比为32.7%。

尽管电信运营商不愿意被沦为管道,但它们还是在思考如何成为智能管道。在侯自强看来,现在无外乎两种理解。“一种是带宽经营,细算按带宽来收费,但他认为走不远;另一种是开放网络资源,互联网业务不收钱,但当我开放更多网络资源,如果你的业务要调用我的网络资源时就要付费。”

说到宽带收费,此前钛媒体文章《细解“微信收费”:央视为什么错了》有述,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称要走出免费与精致(细分)收费的双重误区。“现代人正陷入两元悖论的陷阱:面对日益扩张的信息通信业,一会儿要统统免费,一会儿又要精致收费;一会儿变为高盈利企业,一会又要回归公益事业;一会要搞充分市场竞争,一会儿又要搞政府垄断。”

再来看三大运营商在智能管道的探索中,只有中国联通正在同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展开合作进行流量经营,比如与搜狐视频合作,全国首次推出在移动端的包月式业务消费模式;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却在重构飞信对抗微信,或许,中国移动到4G成熟之后才会真正开始智能管道的探索。

不论如何,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转变思路。侯自强称,现在的宽带提速免费不再涨钱,要放在以前,从2M网速升级到10M,网速增了几倍就会收几倍的钱,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