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腾讯阿里争抢首张网络信用卡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庄郑悦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3-12 09:35 
核心提示:中信微信信用卡倒是有一大创新,就是首次引入保险模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推出“你敢用,我敢赔”的全额赔偿制度,以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资产风险。同时,众安保险也为它建立了风险联防机制。

文章原标题为《国内首张网络信用卡花落谁家 互联网两大佬竞争》

阿里、腾讯之争没完没了,双方都在联合中信银行开发信用支付业务

国内首张网络信用卡将花落谁家?

昨日,记者连续收到阿里和腾讯两家企业关于开通网络信用卡的消息。

上午,阿里官方发布消息称,国内首张网络信用卡下周将率先在支付宝钱包内亮相,这张由中信银行发放的网络信用卡首批将发行100万张,将可用于所有在线消费。

下午,腾讯方面也传来消息,近日将上线与中信银行联合推出的首张微信信用卡,同样也是首批将发行100万张。该卡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便捷地使用微信支付,还可以线下在中信、微信指定的特约商户进行扫码支付,目前已进入内测阶段。

一时之间,到底谁是“首张”?让人有点糊涂。

有意思的是,此次两大互联网巨头争相开启网络信用卡,不管“第一”花落哪家互联网大佬,中信银行显然已成为赢家。

两张卡都是依托大数据

支付宝与中信合作的网络信用卡对应的是中信银行“异度支付”(整合网上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业务的品牌,二维码支付是其重点产品)信用卡,但与银行传统发行信用卡的审核、发放模式极为不同,消费者在支付宝钱包内关注中信银行公众号,透过公众号在线即时申请、即时获准,并支持消费者摆脱实体卡的束缚,申请获准后,将所获得卡号在线开通支付宝快捷支付,即可进行网购、移动支付等各种消费。

这将改变以前用户办理信用卡时,申请者需要回答诸如固定收入、有无车房等固定资产以及填写各种资料,并且需要长时间等待审核,再收卡、开卡等繁琐冗长的流程。

据悉,中信银行与支付宝合作的网络信用卡,授信额度200元起步,上限根据个人网络信用度来定,并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和信用记录,逐步提升额度。

而中信微信信用卡的额度分为三个档次:50元、200元和1000-5000元,审批通过后,将自动开通中信微信信用卡,并绑定微信支付。

该信用卡享有长达38天的免息期,无年费等任何费用。免息期过后,对于3000元以上的账单,如果仍未还款,财付通系统自动分为3期还款,用户需要承担分期手续费(分期总金额×1%×3)。但账单期间累计消费金额在300以下(不含300元),需一次结清,不纳入自动分期,未还款则会列入逾期,并需按比例交纳罚金。

中信微信信用卡倒是有一大创新,就是首次引入保险模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推出“你敢用,我敢赔”的全额赔偿制度,以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资产风险。同时,众安保险也为它建立了风险联防机制。

阿里、腾讯两家开发的网络信用卡有一大共同点,都是依托于自身的大数据运营模式。此前支付宝方面就透露其实名制用户已经超过3亿,而在这个基础上积累的各种信用数据更是国内企业最大的。支付宝方面也私下表示,会逐渐通过这样的开放动作让更多银行受益。

同样,微信信用卡在用户申请时,腾讯和中信会根据双方的大数据,对用户还款能力进行风险评级后确定授信额度。

网络消费信用真当值钱了

易观分析师张萌认为,信用的挖掘,不仅能为参与机构带来庞大的信用消费、服务市场,更能帮助消费者通过信用,获得更多创新的金融服务,就如即将上线的网络信用卡,如同让消费者可以把网络信用当钱花了。

除了庞大信用消费市场的诱惑,互联网渠道帮助银行自身节省的发卡成本也极为可观。据银行人士计算,传统模式下,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单张成本大约在80-100元左右,如果中信能借助这一渠道发行100万张网络信用卡,仅成本就可省掉近亿元。

也有精明的网友提出:“阿里和腾讯所谓的网络信用卡,不就是类似于此前的‘京东白条’吗?”

早在2月13日,京东就正式公测了其首款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它的功能与银行信用卡相似,用户基于在京东平台的消费、金融数据,可以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延后付款或者“分期0元购”的分期付款服务。通过在线实时评估客户信用,“白条”用户最多可以获得1.5万元的信用额度,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者3到12个月分期付款两种消费付款方式。

事实上,在京东之前,也多次有消息称支付宝已在内测信用支付项目,此次阿里宣布将于下周发行网络信用卡,也可谓终于尘埃落定。而腾讯紧跟而上,也让这场“信用战”变得颇有看头。究竟首张网络信用卡将花落谁家,两家巨头都没给出准确的上线日期。(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