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中国电信构筑云计算集约化综合运营之路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沈鸣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2-04 10:01 
核心提示:云计算使传统C/S架构的处理机制发挥到了一个新境界,虽然这种服务模式是以牺牲带宽为代价的,但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和带宽的充裕,这种创新的模式应用将会大大突破传统的瓶颈,成为未来IT界应用开发的主流。

近年来,云计算蓬勃发展,增长快速。据Gartner预测,随着云计算服务认可度的持续增加,云计算服务市场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将至少持续到2014年,2013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总收入将突破1500亿美元,2015年突破1800亿美元。

目前,中国云计算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链已初步成形。同时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电信运营商面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发布了发展云计算总体战略和目标。同时,云计算由于对社会信息化和节能减排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各地政府纷纷规划了云计算领域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这对云计算产业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构建一个集约化、开放化、多层次、高弹性的云计算综合运营平台,是电信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快速部署应用的关键能力。

日成熟 运营商战略部署云计算

根据Gartner云计算的发展判断,虽然云计算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但已经逐渐退却了之前产业火热追逐的热潮,进入了真正致力于研发产品和推出应用的务实阶段,云计算产业链分工进一步明确和清晰,基本形成了云系统基础商、云平台提供商、云应用开发提供商、云服务运营商等四大主体。

为大众所熟悉的亚马逊、谷歌、微软是全球云计算产业链掌控能力最强的三家公司,其在产业链中扮演着云平台提供商的角色,并且也涉足应用开发和服务运营。而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也已经涉足云计算领域,如BT在SaaS应用领域合作推出了Salesforce.com、Smart Marketing、SugarCRM等平台和业务,并且拥有了电信级PaaS平台——21世纪网络。再如,at&t应用托管的服务,按需付费使用带有安全和网络功能的虚拟主机和存储,Verizon推出了云端运算服务,Telstra推出移动语音和数据服务以及企业云平台的托管服务,中国电信推出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平台等。

在电信运营商部署云计算方面,着力通过大规模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构筑起强大的云资源池优势,不仅促进内部系统的整合复用,降本增效;同时,也为云计算应用的蓬勃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无论从中国电信的天翼云计算战略,还是中国移动的大云计划,都可以看出,运营商首先主要以基础设施作为云计算部署的重要切入点,进而推出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例如云主机、云备份、云数据中心等应用。

第二步,在搭建的云资源池基础上构建统一的能力开放平台,面向互联网服务合作伙伴,全面开放网络通信能力、运营支撑能力、信息内容和计算资源等综合能力,拓展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云计算的服务合作联盟。

第三步,通过聚合云计算产业各环节资源,积极推出基于云计算的综合信息服务和行业应用。例如中小企业云服务、金融专区云服务、云桌面等。

通过以上三步的战略实施,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云计算资源池,并推出了一些基于云基础资源的成熟的云计算业务,但在开放能力平台和基于云计算的综合信息服务方面,还在不断探索和提升当中。

开启机遇 网络提速促进云化应用大发展

“宽带提速、光纤网络”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光纤网络全面覆盖是城市信息化能级的一个大飞跃,用户上网可以迅速摆脱昔日1M到2M的速度,即将体验10M到100M超高速的上网冲浪,这种大跨越比2000年期间摆脱56K拨号上网时代更具震撼力。

同时,一根光纤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后,可以满足家庭当中所有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用户在家中能够同时享受到高速上网、看高清电视、进行高清视频通话、智能家居等各项数字化新生活,网络将永远在线并成为家庭与外界持续保持连接的桥梁,形成真正的智慧型应用。

在高速带宽发展的基础上业务将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视频高清化、实时互动化、应用云化,前两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互联网业务体验和感受,而应用云化将从结构上改变原有商业模式,充分开放出互联网及通信能力,促进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解放终端的硬件能力,并使应用和服务的互通性更强大、更平滑。(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