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应用 >

云计算普及深入中小企业

来源:比特网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25 12:51 
核心提示:随着云计算概念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IT巨头加入云的行列,意图占据先机。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希望借着云计算大获裨益。 从云计算的按需、易扩展的特点来看,其对于中小企

随着“云计算”概念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IT巨头加入“云”的行列,意图占据先机。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希望借着“云计算”大获裨益。

从云计算的按需、易扩展的特点来看,其对于中小企业所带来的实惠远远大于大型企业的IT部门。在目前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不足、IT预算吃紧的情况下,昂贵的IT设备所带来的生产力一直是中小企业渴望而不可及的奢望,然而云计算为它们送来了大企业级的技术,并且先期成本极低,升级也非常便利。因此,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将是是热情而且迫切的。

云计算是中小企业的新趋势

云计算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缕曙光,给企业主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毋庸置疑,云计算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新兴的趋势,不过,它还仅仅是一系列变革的起步阶段而已。但由此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当今世上最强大最具革新意义的技术已不再为大型企业所独有。云计算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以极低的成本接触到顶尖的IT技术。随着云计算日趋走向成熟,我们将会看到中小型企业出于越来越多的技术需求会更加依赖云计算,从而逐渐缩减内部IT基础架构的成本和复杂度。

无论从产值还是从规模来看,被视为IT业发展新趋势的“云计算”都正显出赫赫声势。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测称,到2012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20亿美元。

微软掌门人鲍尔默日前表示,明年微软将在研发方面投入95亿美元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云计算”技术研发。此前,IT巨鳄戴尔也宣布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达成销售协议,目前双方已合作试水企业服务市场。

硬件方面,AMD日前发布处理器Opteron4000系列以及Opteron6000系列的最新细节,也主打“云计算”市场。

在公共事务领域,“云计算”也证明了其成本降压能力:最为直观的案例是美政府网站的改版,传统的做法需要花费6个月的时间和250万美元的预算,如果使用“云计算”方案,则只需要一天就完成升级,一年也只需花上80万美元进行维护。

云计算为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实际上,“云计算”服务应用早有实践。Google的Gmail服务推出甚至早于“云计算”概念的提出。随后,亚马逊、惠普、IBM、甲骨文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也都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包括存储空间和软件在内的服务。而在B2C电子商务领域,亚马逊“云计算”服务输出模式的成功俨然已是一个成熟的样板。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IDG全球高级副总裁熊晓鸽本周在某论坛表示。

2009年的“云计算”概念之于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堪比2000年“电子商务”概念之于中小企业。“云计算”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更低廉的成本。

以看似不起眼的企业沟通成本为例:据统计,面对面会议的平均交流成本为150美元;采用营业厅方式交流,平均交流成本为12美元;采用人工话务方式交流,平均交流成本为6美元;采用人工话务员和交换机技术结合方式交流,成本为3美元;采用呼叫中心进行交流,成本为0.5美元。

世纪电器网CEO王治全认为,对国内电子商务而言,建立一个高效沟通的呼叫中心系统事关企业成败。但按照传统方法自建呼叫中心,一个席位动辄2万~3万元的高昂话费,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显然难以接受。但借力于“云计算”概念,使几乎所有网商企业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呼叫中心,从而使效率成倍提升。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家数已近5000万家。“伴随中国经济从制造型向服务型导向的转变,大量服务型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新兴网商,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交流、沟通与信息平台或工具,以和客户实现互动,提供服务”,他认为,分担成本的云计算IT服务,为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创造了低成本机会。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就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小企业要想生存,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而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于要提高信息化使用的效率,提高信息化产品质量。

云计算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成功之道,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开发工具也在向云计算转移。相对于传统套装或单租系统的浪费现象,多重租赁的云计算,则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