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未来十年将有大半企业用户使用基于云的办公套件

来源:机房360 作者:yuxin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24 17:52 
核心提示: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推动着企业用户迁移到云,那就是员工以BYOD的方式用来访问办公应用的设备数量十分庞大。当云办公套件第一次在2007年出现的时候,企业员工们可能只使用一种设备——台式机读取邮件。

知名机构Garnter公布了一项预测,在未来10年内,大多数企业机构都将切换到基于云的办公套件,如微软Office365或者GoogleApps——尽管目前大多数早期采用者仍然只是小型企业。

目前,有云办公系统的企业级用户大于5000万,但是这个数字只是整个办公套件用户的8%还不到。但是到2015年上半年,将出现一股向云办公系统的大规模转变,到2017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3%,10年之内,2/3的企业用户将使用基于云的生产力套件。

据悉,Google在GoogleApps方面做了很多事情,而微软仍热衷于让客户转向订购模式,微软认为这是软件业的未来,而且最近微软宣布Office365家庭高级版本的订购量突破100万。微软还表示,转向完全云模式的Office将需要十年时间。

Gartner似乎也认同这个时间尺度,表示目前大多数用户仍然是小型企业,只有很少数的大型或者超大型企业。Gartner表示:“对大型企业机构推销Google或者微软产品的时候,谨慎使用大获全胜这样的说法。因为没有太多的数据去支撑这个推论。而且要注意的是,微软的一些大客户订单,仍然使用的是专用托管系统,而不是多租户的基于云的服务。”

Gartner还表示,Google或者微软都不占主导地位,这两方都赢得并失去了一些机会,双方都有实质性的优点和隐藏的缺点。根据需求投资,而不要根据可观察到的市场势头投资。

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推动着企业用户迁移到云,那就是员工以BYOD的方式用来访问办公应用的设备数量十分庞大。当云办公套件第一次在2007年出现的时候,企业员工们可能只使用一种设备——台式机读取邮件。现在,他们至少使用四种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作用PC和家用PC——以访问他们企业机构内的办公系统功能。这推动着企业机构向云办公系统转型,因为这样帮助IT可以减少软件安装、维护和升级的负担。设备数量很重要的另一原因是:预置的办公套件通常是按照每台设备收取费用的,而云办公系统通常是按照用户收费的,不是每台设备。

Gartner指出,对于那些越来越多地使用多种设备的知识性员工来说,转向采用每位用户(而不是每台设备)的付费模式可以带来显著的节约,否则用户不得不以原来那种按照设备的旧许可(或者订购)模式付费,对于员工之间会共享多台设备的企业机构来说,他们更适合于放弃按照设备购买许可或者订购的方式,例如银行业和医疗保健业。

云办公套件的使用水平是因行业而异的:高等教育、制造、零售和医院,更可能成为早期采用者。国防、金融服务和医疗是最不可能参与其中的。

TomeAustin表示:“尽管我们还处于这种云模式整体变革的初期,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和那些零售业、医院和制造业的企业——应该在未来两年至少将部分用户迁移到云办公系统中。”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等待一两年可能是比较明智的,这让厂商有更多时间去真正兑现他们的承诺。企业可能希望从不像电子邮件那么关键的工作负载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