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微软被动入局云计算“诸神之战”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6 17:16 
核心提示:云计算代表未来,这种论述越来越为IT界所公认。短短几年间,云计算已经从飘渺的技术概念,蜕变为支撑企业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从最初面临云计算概念的巨大危机到以此为基础的转型契机,微软的战略让人拍案叫绝。

Windows Azure被认为是Windows NT之后的16年来微软最重要的产品,微软计划将80%的资源和研发力量投入到云计算项目中。这种俨然押上未来的豪赌,是IT业的新潮流迫使微软做出了妥协,还是微软主动寻求新的霸主地位而酝酿的云计算新变革?

4月17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2微软管理峰会(MMS)上,微软正式发布了System Center 2012,并透露即将发布的Windows Server 2012的消息,这是微软云计算领域的两个重磅产品,因为其私有云解决方案使用带Hyper-V的Windows Server与System Center构建而来。根据微软发布的白皮书,System Center 2012有三大优势,分别是可提供灵活高效的IT 基础架构、高可用的IT 服务水平(SLA)以及统一管理私有云和公共云环境。故而有媒体冠以"令对手颤抖"、"开启新纪元"的字眼来描述。

云计算代表未来,这种论述越来越为IT界所公认。短短几年间,云计算已经从飘渺的技术概念,蜕变为支撑企业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从最初面临云计算概念的巨大危机到以此为基础的转型契机,微软的战略让人拍案叫绝。目前微软的全球战略是完全致力于云计算,即云端战略。微软CEO鲍尔默曾公开宣布微软将"尽在云中"(All in Cloud),这也可以被翻译为"全部押在云计算"--软件帝国的摆脱十年蹉跎的努力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微软高瞻远瞩的"云 端"战略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核心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堪称这场豪赌最核心的阵地。

华丽转身

很少有公司了解云计算给微软带来的威胁和机会。

早在五年前,《互联网周刊》就曾报道过"软件终结者"SalesForce的故事。时至今日,尽管SalesForce当年喊出的惊世骇俗的"终结软件"局面仍没有真正到来,但微软、SAP等软件巨头都开始向按需收费、提供更多服务的云计算低头。Salesforce也从最初那个租赁公寓里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150多亿美元,拥有9000多员工的云计算巨头,成为当前IT市场上风头最盛的云计算企业之一,并占据了CRM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它的成功让人们真正看到了云计算的"蓝图",而其创始人Marc Benioff因十年前就预见到云计算的重大机遇,而被称作云计算的最早传道者--在云计算这个概念被谷歌正式提出前六年,Salesforce便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模式,客户不必把钱花在昂贵的服务器和复杂的软件系统上,只需要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便可从网上登陆软件程序,软件的管理由Salesforce全权负责,使用户的试用风险及购买成本都大大降低。而这个模式正式当前SaaS服务的雏形甚至被广泛认可的最终形态之一。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将竞争对手直指微软这样的巨头,并以"终结者"的角色不断向软件帝国叫嚣,但十多年来SalesForce一直是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找到了终结所有软件的方法。"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更使SalesForce有了庞大的理论后台和尖端现实武器。

云计算的先行者是亚马逊,而概念提出和倡导者则是谷歌。在谷歌2006年开始陆续提出的云计算构想中,人们的客户端只要接入网络并且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因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存在于云中。个人和企业用户不再需要操作系统,不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无须去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甚至不需要IT运维人员。

对于谷歌,这样的云计算技术架构的建设升级贯穿了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和产品格局,是其对自身发展经验和技术积累的系统性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先锋概念;然而对微软来说,这样的云计算更是成为了灭顶之灾,因为操作系统没有了,办公软件不需要购买了,微软将会从软件霸主地位跌落到一个普普通通的SaaS服务提供商--尽管由于其庞大的产品线和不俗的市场占有率,它将必然是一个顶级的提供商。

更关键的是,由于理论上更代表未来方向,自谷歌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随着各大IT巨头的跟风和小企业的探路,一场风起"云"涌的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涌起。面对这种不可阻挡的浪潮老牌软件帝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足够的睿智:我们知道云计算是足够好的,但谷歌的云计算不是。在云计算的模式最终成熟之前,任何一方都有权利来解释它认为即将来临的云计算是什么样子。所以微软迅速的找到了"反谷歌联盟"--由于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建设基础网络设施的只有有限的几个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么思科、IBM、HP这些IT基础网络设备提供商的生意也会非常被动,它们需要在云计算框架下找到自己的空间。于是,"公有云"、"私有云"、"外部云"、"内部云"、"企业云"、"用户云"等概念一个接一个的提了出来,并因为其有现实的应用沿袭和先进理论基础而被广泛接受。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