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行业趋势:云计算在前行 车联网在发展(3)

来源:慧聪汽车电子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8 16:50 
核心提示:云在集聚:中国车载信息市场是一支潜力股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同理,中国车载信息需求的不断

“云”在集聚:中国车载信息市场是一支“潜力股”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同理,中国车载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及经济效益的吸引也注定车载信息市场的形成与不断扩大,随之,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车载信息市场这朵云不断地累积,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会是乌云效果还是白云朵朵?

Zeller先生给予肯定的回答,“中国的车载信息是一个大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赞助,为车载信息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助推器;中国的汽车密度在不断增强,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车载信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为交通事业做出贡献”。所以,中国的车载信息市场是白云朵朵的时代,是一支“潜力股”。

谈及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问题,Zeller先生表情显得较为诧异,也许这就是中外文化差异所在。中华五千年上下文明,已习惯于定势思维与框架理论的实际运用;而欧美国家更倾向于发散想象及自由权利的争取。Zeller先生说:“现今,车载市场属于未成熟时期,在结构上很难有明确的市场模式,它不像计算机领域,有一个较为清晰地纵深发展框架,硬件、软件、操作软件、应用等市场分类明晰,结构化明显。”泰利特市场经理李庚俊先生补充说:“在商业模式上,大家都有一个双向选择,比如追踪器可以直接卖给客户,同时也可以跟运营商合作,让运营商帮助销售产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并存。”

当然,车载信息市场的开拓与车联网的发展可以汲取国外的相关经验,Zeller先生给出五条建议。首先,在政策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在车载市场出台相关的规则支持车联网的发展,那么整个生产销售链就会迅速扩大,产生较大的市场运作份额。其次,南非是世界上车载系统运用最广泛的地区,不是因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资金的支持,而是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车辆必须装有车载系统,否则就会碰壁,比如就保险公司而言,如果汽车没有车载系统而想投保,会遭到拒绝,已成为行业的约定俗成。再者,车载技术在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功不可没,比如美国的一些车辆管理公司,如果装了车载系统,以前可能会看做是高科技,但现在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营运成本回报率,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第四,北美现在很流行OBD,这种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可以直接连到汽车终端,而且是可携带的。最后,在以人为主体的当下,发展车联网要要充分运用人的因素,比如在巴黎的中国人游客,看到有一个出租车队配备一个先进车辆管理系统,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运用到中国实体市场中去。(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