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姜奇平:云计算应用模式与经济价值

来源:CIO时代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1-11 19:21 
核心提示:当云计算和互联网一旦结合了以后,使整个出现连经济模式从商业模式到产业链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以看出市和场的分离,市在人上,场在地面,这种端的分离,中间用API结合。

2012年1月8日,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联合主办,CIO时代网承办、北达软协办的“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将再次以应用为主题,深入探讨云计算在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应用。在论坛上,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做了《云计算应用模式与经济价值》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我在这里想谈十个观点,把自己主要的结论和想法和大家说一下。

我要谈的题目都是非技术的,只从应用模式和经济价值谈,应用模式谈五个看法,经济价值谈五个看法。抛开技术来看,云计算将来有可能的潜力投射在我们的商业和经济上会转换成什么东西,从客体转换,从主体转换,从人的问题以及将来对应什么的问题。

说到业务模式,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的话,大的方面有云和端的分离,在商业模式上是一种占领类型,也是基础业务类主要增值业务分离,和这个趋势紧密结合起来的。云计算来了之后,经济模式会带来以往所不存在的经营战略,会带来经营战略的转变。

首先来看云计算应用模式的五个观点:云计算和传统IT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关系?互联网角度和模式到底是什么关系?观察云计算和SaaS之间内在的关系,SaaS怎么来的?整个产业链不断的延长过程中,中间分离裂变。第一个观点:我认为和IT的核裂变有关。可以看到裂变的特征,在软件业出现了中间的层,中间件不断扩大。从IT自身发展规律来看,这两端的对立慢慢演化云和端之间的对立,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中间件的发育过程,成为一分为二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云计算的模式的初始动力有很大关系。这种模式软件的发展过程显示,中间部分越来越大,把基础应用和增值应用切分,一个是集中一个是分散,中间切一刀的方式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API前提就是进行云和端的切分,马上就会演化到这一步。云计算在IT的背景里具有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或操作系统和应用分离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时间难以延续,从自由软件向开放源代码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是有深层的科技文化思路的演化过程。从互联网对云计算的影响,互联网确实也是这样一种演变方式,不是从简单的IT生长出来,它的发展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毫无例外全部是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分离,这是云计算出现之前好像产生的一种云和端之间的分离。这种分离一会儿会讲到,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我所看到这个产业十几年来高概率生存的规律表明,沿着这个概念,往上操作死亡率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平台化。仅仅是靠应用,最后上了战场都成了炮灰。平台化成为发展方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今年开始出现新的趋势,据说是被美国人评价为计互联网和云计算之后第三个浪潮,我们看到在这个方向上会进一步演化。

第二个问题,接着会产生API,早期只是一个接入程序,应用程序接口,API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转变为胜,关键是操作。平台加API在架构里会产生整个体系结构,当整个浪潮从高峰漫山遍野的攻击变成结构化的思想,沉淀下来的是这种API下外接应用,典型的就是苹果模式。我们仔细对照苹果模式和云计算的关系会发现,苹果其实到非常晚才有云计算概念,但之前的模式本身却具有强烈的云计算原模型的特征。撇开技术,商业是一致的。

我们看到这种操作使得波特完全不可行的经营战略变成可行了,这是这种模式大概起效的原因。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云计算实际上和互联网的平台和增值应用的分离,包括用API在中间进行连接的趋势,是内在一致,吻合的,时间上并不同步,在人和自然不同步,但在人和人之间高度同步。接着我们来看,云计算中间的IT产业链,在云计算复活的企业特征是什么?从技术的层面来看,端是什么,云是什么?端可以看出正好对应的是增值业务那一段,云这一端往往是集中数据集中业务,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的竞争中,没有数据核心业务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被边缘化,成为炮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像北约飞机和卡扎菲反对派之间的分工正在形成。

我们演算一下,在存活的商家中,包括SaaS、PaaS,会发现已经不再是传统IT企业。都在做云类的业务和端类业务的分离。比如有的还没有列到一起,是把CRM放在云上,人工服务放在下面,进行了一种重型资产和轻型资产的分离,把客户关系合并同类项目放在云上。战略意图正好是波特的框架,员工是拼差异化,上面是拼成本的。

第四,云计算的业务结构和应用模式问题,如果说云计算有一个所谓的模式的话,推荐大家看,Commerce,这是做支付的,把支付做成数据业务,沿着数据化的方向,去做云,把传统的产业链拉长了,在过去的支付业务里,数据业务是其中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现在可以做到业务量总的盘子里占90%,传统的业务只挤到10%的业务。怎么做到的?可以看到有一个有意识的拉长产业链,并且在中间切分我们上面说的两端的现象,开始做出平台,所有的差异化业务所涉及的同类项目合并了,合并了以后放到云上,接着用API和所有的合作伙伴进行结合。这种分工,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既要大规模成本领先,又要个性化定制服务,解决增值问题。把这两种不可能结合的模式,结合到一起,这是商业上的战略意图。沿着他这个思路,可以看出,通过API的云管理,我想说,很多很着名的大商家都在说云是什么,有一次我遇到王志东,像某某说,没有四十亿的单子不会去说什么东西,他说的云背后必须拿40亿才肯做,所以从一个角度说,我作为一个学者,没有这样的角度,告诉大家真相是什么。(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