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借云计算促IT转型-澳洲联邦银行为例

来源:澳洲银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2-27 08:54 
核心提示: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欧美银行业一片狼藉。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银行业却风景这边独好,澳大利亚四大银行2010年都跻身《全球金融》评出的世界最安全银行前16名。据波士顿集团报告,澳大利亚银行业在世界银行业中盈利排第三位,仅次于瑞士和加拿大。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欧美银行业一片狼藉。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银行业却风景这边独好,澳大利亚四大银行2010年都跻身《全球金融》评出的世界最安全银行前16名。据波士顿集团报告,澳大利亚银行业在世界银行业中盈利排第三位,仅次于瑞士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目前最大银行--澳洲联邦银行,从2001年到2010年,股东净资产增值回报达21%,2010年净资产回报率达18.6%,年分红率达5%以上,股价从1991年上市时的6.5澳元上升到现在的53澳元。

而澳洲联邦银行就是澳洲银行业中的翘楚,其成绩的取得除了澳洲政府对本地大银行的政策性扶持、良好的监管环境以及银行管理层经营有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管理层从战略高度把IT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不再仅把IT作为支持业务的技术手段,而是利用IT降低运营成本,通过IT不断转型,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促进银行业务的转型。

IT外包初见成效

和中国国有大银行相似,澳洲联邦银行原来也是国有银行。1991年上市前,澳洲联邦银行仍有着浓厚的官僚作风,效率低下,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上市后,管理层兴利除弊,加速向高效率的上市公司转型,特别是重视利用IT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效率。澳洲联邦银行IT转型的开始并不顺利,其内部重大IT转型项目“主流”宣告失败。“主流”原宗旨是在银行推行基于OS2的统一内部平台,但经过几年周折,他们不得不转用Windows NT,大量的投资付之东流。

经过这次失败,澳洲联邦银行管理层意识到,不能单靠自身技术力量实现IT转型,而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构建生态链,整合业务伙伴资源为银行IT发展服务。经过几年的周密筹划,1997年,联邦银行针对内部IT部门权责不清、投入产出不匹配、可问责度低的情况,在澳洲银行界首开IT外包先河,果断实行IT外包。

联邦银行用外包方式与IT外包商订立责任明确、考核标准清晰的外包合同,将银行的IT设施、运维和大部分IT人员都转让给外包商,银行只集中精力发展自身业务。这样一来,银行不但降低了IT成本,而且提高了IT的透明度和可问责度,同时增强了业务和IT的关联度, 提高了业务效率和IT的投资回报率。

联邦银行完成IT运维外包之后,正值互联网技术兴起之时,管理层及时提出了由以往各业务部门以开发金融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向在企业层面上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转型的战略。此时,经过外包精简后的银行IT人员得以从维护系统运行的低层次日常任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在战略层面上规划支持银行业务持续增长和促进业务转型所需的IT架构和能力,并投资建设新架构下的IT平台。到2001年,联邦银行IT的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银行业务也得到很大发展,股价从刚上市时的6.5澳元,上升到30多澳元,十年增长4倍多。

开云计算外包先河

与此同时,外部IT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以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 k和Salesforce.co m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公司在IT行业掀起了云计算的热潮,并迅速向其他行业扩散,极大地改变了整个IT行业的格局。联邦银行管理层也与时俱进,迅速调整IT战略, 开始准备从传统的IT外包向更高层次的云计算外包转型。

虽然目前关于云计算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甚至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都已经连续15次修改了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但其实云计算的本质很简单,用我们平时所熟悉的电、自来水、燃气等公用设施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云计算的概念。

在19世纪前,企业和家庭都要自建发电设备。工业革命后,电厂集中发电,通过电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只要按用量来交付电费,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用电效率,降低了大众的用电成本。同样,在传统的IT模式下,每个企业都自建一套IT系统,需要投资机房、设备和软硬件,建设周期长,再加上运维的成本,给企业造成很大负担。然而,平时这些设施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往往只有1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在业务高峰期,计算资源又不够用,给业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通过云计算方式,企业只要向云计算运营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使用IT资源,按用量付费,计算资源可以按业务需求随时扩展或缩减,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资源闲置和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云计算是信息的“公用电厂”,是一种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