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手机厂商不应借云计算误导消费者

来源:速途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2-14 21:03 
核心提示:随时调取数据服务对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负载量的要求非常高,而当前3G网络容量有限,覆盖也不全面,当大量用户同时调取数据时,网络承载将达到饱和状态。此外,大量的数据业务使用,对手机的续航能力要求也高。

现如今,云计算被爆炒得火热,大凡与云计算有关的东西,似乎都被包装了一层“概念”而倍受业界的关注,就像股票市场一样,一旦某只股票拥有了某种可炒作的概念,股价一定会步步高升。

手机行业似乎也打起了云计算的主意,因为在PC行业,云计算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商用项目,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云输入法、云安全等,因此,云计算朝智能手机拓展也是理所当然。为了借助于云计算的概念包装自己,一些厂商顺水推舟,推出了一些据说装载了云计算平台的手机,那么这些产品究竟是名副其实、所言不虚呢?还是仅仅是厂商的片面之词、滥竽充数的产品?

由于大部分消费者对云计算了解不深,因此难以判断一款手机是否真正是云计算手机。这种现状给了厂商一些钻空子的机会,他们利用深奥的云计算概念误导消费者,以换来销售额的提升,当然,对于这种手法,一些业界知名人士也公开提出过质疑。

例如,之前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华为推出华为云时,中兴何士友、雷军就提出过质疑。针对阿里云,雷军认为,手机内置100G云存储只是噱头而已。因为云手机很大程度上不能单纯由终端本身的优劣所决定,其背后的云平台乃至管道支持是否“给力”,才是关键所在。

雷军的质疑不无道理,在整个行业对云计算炒作得失去理智时,更应该静下心来分析究竟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能带来什么价值?苹果的iCloud、阿里云、华为云虽然看上去都很美,却有着诸多瑕疵。例如,iCloud实际上要在PC、iPonne、iPad等多个终端之间才体现它的应用,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恐怕不会同时使用这么多终端,因此,苹果的iCloud更像是推销产品的营销手段。此外,苹果iCloud的安全问题也备受业界的质疑,如果仅仅为了共享信息而忽略了信息安全,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除了iCloud,阿里云手机、华为云手机也无法消除人们的质疑,他们所宣称的100G、160G云存储面临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上网流量过大。按照他们的构想,用户可以用云存储空间来同步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照片、便签等信息,用户甚至能直接调用多种应用,无需把软件下载安装到本地。看起来的确很方便,但是流量问题如何解决?

实际应用中,随时调取数据服务对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负载量的要求非常高,而当前3G网络容量有限,覆盖也不全面,当大量用户同时调取数据时,网络承载将达到饱和状态。此外,大量的数据业务使用,对手机的续航能力要求也高。而阿里云手机的电池容量是1500毫安时,与一般智能手机差不多,相对于阿里云存储的100G容量显然是杯水车薪。

不过,对于云计算的质疑并没有阻挡厂商继续炒作云计算。最近宇龙酷派就推出了酷云2.0平台,官方介绍称,“酷云的核心应用包括数据同步、文件存储、个人信息安全、协同、设备安全等;安全方面,酷云在保证基本云服务的同时,非常注重用户数据加密、防盗以及用户主动销毁等对个人数据安全的需求。”基于这个酷云2.0平台,在半个多月前,宇龙酷派还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大观II 9900”。

虽然酷派在云计算的阐述上有别于其他厂商,但由于酷派9900及其搭载的“酷云2.0”云服务平台,尚未与消费者见面。目前,我们尚无法判断这一应用到底能给手机用户带来怎样的安全体验。是否也是一场炒作,而再度成为业界质疑的焦点,有待观察。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云计算无疑是期待的,也要求厂商在云计算方面予以更大程度的开拓和创新,而不应该仅仅把云计算作为宣传手机的一种噱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云计算概念的炒作,似乎有些过了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