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三网融合视界 > 综述 >

CCBN2011:展示虽精彩 实用犹可待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木公 责任编辑:融合网 发表时间:2011-03-29 20:35 阅读:
核心提示:走入CCBN,一号馆门前的长枪短炮、高低摇臂,就给人以“广电”、“TV”的强烈印象,伴随着两边大小屏幕的震撼音响,开始了CCBN的徜徉之旅。 无论是大展台,还是小展位,眼中最常见的就是三网融合。

3月23日至2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 2011)在北京举行,由于2010年国务院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明确,CCBN 2011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三网融合政策出台一年多后的一个集中的成果展示,因而备受瞩目。 —— 编者


 

走入CCBN,一号馆门前的长枪短炮、高低摇臂,就给人以“广电”、“TV”的强烈印象,伴随着两边大小屏幕的震撼音响,开始了CCBN的徜徉之旅。

无论是大展台,还是小展位,眼中最常见的就是三网融合。广电系统依靠强大的内容资源,开发出一系列的体验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这和以往通信展的互动游戏、IPTV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互动游戏,有乒乓球、网球等,拍子和真的差不多,只不过上面加了一个用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装置,但还需要一个单独的遥控器来操作游戏界面,而且据记者体验,和真实的乒乓球、网球比起来有相当明显的差距。记者体验之后,后来者犹豫再三,终于放弃参加体验的机会。IPTV和电信展的同类方案几乎没有区别,即在电视画面的旁边有一些菜单可选,例如点播电视、新闻、团购等等。据记者的体验,当点播的片源存入机顶盒时,播放十分流畅,但在地方的实际运营中,点播电视播放的流畅程度和网络息息相关,停顿、马赛克现象经常出现。

有消息表明,去年9月底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已经提交了各自的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草稿,但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至今未作批复,本来计划2011年年初就公布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被推迟。可见,三网融合实际上面临重重障碍,可谓举步维艰。因此,本次展会上,三网融合热闹非凡,但没有网络的支持,没有实际的应用条件,整体的试点规模也十分有限。脱离了这些,不管演示再生动,再热闹,却也难免有点像空中楼阁。

行至国内几大电视机厂商展台前,诱人的演示之一是3D电视。有专家表示,3D电视最佳的体验效果应该是不需要眼镜,而且看时间长了不能头晕眼花。但记者体验了两个知名厂商的3D电视之后,颇为感慨。第一是必须戴眼镜,第二是看一会儿眼睛就有点不舒服。记者询问了片源的问题,一个厂家是将3D片源存储在机顶盒里;另一个厂家播放的是国外买来的3D光盘,一张盘的标价居然是30多美元。虽然国内3D电视已经进入卖场,而且也有3D光盘在卖,但目前由于片源奇缺,且体验未能进一步改善,要想达到现在的液晶、等离子电视的应用规模,仍需耐心等待。但一位科技人员对3D电视充满信心,他对记者说,3D电视“很有潜力”。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CCBN给我们呈现了整个广电系统以电视机为基础,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拓展服务内容的努力。实际上,这些创新的服务也确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这些体验和服务距离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成本降低等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据记者了解,某大型电视机厂的3D电视,显示屏主要从日本和韩国进口,而自己的3D屏生产线也已经布局,但主要用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从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如果在核心技术上无法取得突破,用户将难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多媒体体验。

漫步展场,记者关心的是广电系统正在积极推进的下一代广电网(NGB)的解决方案,但在三网融合大热的同时,NGB的解决方案并不多,只有少量大展台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展台的展示中有所涉及。其中传统的电信厂商对NGB的关注度明显更高,例如华为推出了“云-管-端-控”解决方案;思科推出了Videoscape视频平台。可见电信厂商对于广电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情。包括很多光纤光缆厂商、城域网、宽带接入方案供应商也纷纷出现在CCBN的展场当中,表明了广电网和电信网之间在技术、网络架构以及应用层面存在的巨大交集。有专家表示,NGB将与电信的城市光网计划形成对垒,但从目前看,在城市里电信和广电网已各有一根线进入家庭,而迈向NGB,现有广电网需要改造的内容颇多,实现双向改造,就需要上千亿元的投资,用大量的路由器取代现在的播放平台,其投资可观,工期也显然不短。而电信的“光进铜退”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在光与终端用户距离较近时,单用户的接入速率已经能够达到30Mbps~50Mbps,几乎能够满足现有的全部多媒体通信需求。(责任编辑:融合网)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1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
网站性能监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