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管理专区 >

对比十年来中国危机传播管理所发生的变化(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春旺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07 14:58 
核心提示: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危机预防机制不断完善。危机的预警机制包括了危机迹象的监测、危机迹象的识别、危机迹象的诊断和危机迹象的评价。在这里政府首先是要树立危机预防的意识。危机的预控机制包括思想准备、组

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危机预防机制不断完善。危机的预警机制包括了危机迹象的监测、危机迹象的识别、危机迹象的诊断和危机迹象的评价。在这里政府首先是要树立危机预防的意识。危机的预控机制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基础设施准备以及危机处理准备。政府危机预防除了对未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测危机解决后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势,政府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做出科学的判断及预见事件的发展态势,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类似雷达的平台。非典事件中,在杭州发现病例后,浙江省其他地区政府做出了积极的预防措施,通过各媒体的报道将政府的判断和措施等信息传递给公众,通过政府、媒体和公众的三方合作,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危机爆发之后,公众迫切希望了解事情的真相、政府处理危机的措施,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知情权,另一方面缓解危机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此时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政府与公众及时沟通,传播政府处理危机的积极态度和采取的有效行动,消除人们对危机的各种误解,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的信心。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不是三聚氰胺事件的罪魁祸首,但是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领头羊,所遭遇的社会舆论压力确是最大的。在蒙牛产品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后,公司董事长牛根生亲自挂帅,在最短的时间内召开记者会发出声明。蒙牛的声明非常有力度,首先是向消费者道歉,然后承诺所有问题产品收回。蒙牛上下实行各自职能,非常积极有效率,使其在这次重大事件中没有遭到毁灭性的伤害,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完善。信息沟通作为危机传播的一个关键,始终存在于危机传播的全过程,解决公共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完善现有的信息沟通机制。从非典时期的信息沟通不畅到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的信息畅通,无不体现着政府对信息沟通机制的重视。汶川地震之后,中央电视台对救援现场进行直播,实时向外界传达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关注和支援,对于稳定民心有积极作用。

总之,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经历了很多的危机事件,作为公众,我们感受到政府和企业在危机传播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于现在而言,这些危机事件都是一种历史的印记,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汲取历史危机事件的经验和教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危机传播管理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作出决策,把危机事件的影响减到最低。(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快速直达

热门关键字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