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电视台 >

杨均庆:卫视突围关键在于突破同质化

来源:新浪娱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13 14:52 
核心提示:2011年,甘肃卫视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提出打造“中国第一生活卫星频道”。对于为何选择“生活定位”,全面代理甘肃卫视及四个地位频道广告的甘肃飞视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均庆在“中国广告主峰会”中指出:“卫视定位关键在于淡化地域化色彩,突破同

2011年,甘肃卫视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提出打造“中国第一生活卫星频道”。对于为何选择“生活定位”,全面代理甘肃卫视及四个地位频道广告的甘肃飞视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均庆在“中国广告主峰会”中指出:“卫视定位关键在于淡化地域化色彩,突破同质化内容,成功寻找到一个差异化定位。而生活及文化类是卫视定位的一个空白。”

省级卫视频道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外部,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受众的不断蚕食的现状;内部,面临着央视和各级地面频道对收视份额的抢夺。一边是蛋糕越来越难以做大,一边则是在不断挤压的夹缝中各家卫视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建立卫视频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卫视取胜的关键。

电视市场:零和博弈下的寡头竞争

据统计,中国电视频道构成为:央视拥有15个开路频道,31个省级上星频道(不含港澳台地区),省级地面频道共计245个,市级频道已超过2000多个。从数量上看,各级电视频道形成了中国电视市场上的频道金字塔格局。

从收视份额来看,央视的15个开始频道,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31个省级卫视占据着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央视及省级卫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上的寡头。

受新媒体及网络视频的挤压,以及数字收费电视、高清电视的发展,更多的收视人群被分流,电视市场的蛋糕要想继续做大,越来越难。中国电视市场已经成为由央视和主要卫视构成的双寡头竞争市场,市场规模增长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010年,省级卫视的份额已经超越中央级频道,在各类型频道的市场份额排名中位列第一。中国电视市场上的双寡头垄断市场已经进入了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的阶段。

卫视市场:格局三分天下,栏目娱乐为王

根据来自CSM的数据显示,全国卫视频道2月份晚间收视份额中,中央电视台收视份额占41%;安徽卫视、湖南卫视等六家卫视占28%;这七家单位共占整体收视份额的69%;其中,仅中央一套的收视份额就占到15.6%。央视无疑是全国电视市场上的老大,而央视与六大省级卫视,共同瓜分着中国电视市场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中国2010年省级卫视各类型电视栏目收视比重中,电视剧占比最大,达到了42%,与位居第二占比为15%的综艺类栏目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可以看出,中国的电视市场上,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由于收视率高,受众覆盖广泛,一直都是各家卫视青睐的类型。电视栏目的“娱乐至死”风潮没有停歇,由于门槛低、模仿成本低,娱乐栏目依然是最主要的栏目类型;对于收视率超过40%的电视剧,从去年广电总局下达的限播令,就直接反映了卫视竞争的白热化及趋同化。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