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前景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19 00:19 
核心提示:杨学山表示,“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章原标题为《杨学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前景》

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业有望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呈现长期需求旺盛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并成为出口的中坚力量。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累计出口6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的影响下,我国电子信息业整体增速也在逐步放缓,业界开始质疑电子信息业发展是否已经临近“天花板”。对此,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的前景。”

规划引领 提升支撑能力

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日前表示,其发展重点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和IC设计10大领域。此外,规划还重点部署了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基础软件提升工程等8个工程。

此前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整机价值链提升工程”、“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和“重点应用电子产品”三大突破方向。“《规划》提出,未来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增加值年均增长则要超过12%。从这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制造业将更重视增长质量的提升。”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说。

对于落实这两个规划,杨学山指出,关键在于明确其主线是要实现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高端需求到全面支撑国家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安全需求的转变,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具体来说,既要重视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的技术支撑能力,也要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创新驱动 攻克核心技术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必须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放在突出位置。

今年1月,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被正式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也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此外,2011年,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突破65纳米,TFT-LCD、PDP面板大规模量产……。一系列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着产业的不断进步。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136.4万件,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35.8%。

丁文武表示,2012年,要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完整创新链条,提升成果产业化效率;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积累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