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统一通信前景明朗 但破茧成蝶尚需时日

来源:比特网 作者:zyj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8 08:40 
核心提示:近年来,统一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了解,2006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 2008年已达105亿美元,三年增长了7倍多。另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研究,北美和欧洲有五分之四的企业都在部署或试点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最早提出“统一通信”(UC, Unified Communications)构想的是老牌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在其眼中,统一通信就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让人们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但那个时侯互联网的发展远没有现在这么迅速,人们对于通信的统一大多呈观望态度。直到2006年,微软和北电合力进军通信解决方案市场,IBM加大对企业内部协同、邮件、应用的全面整合,统一通信的轮廓才逐渐丰满起来。

近年来,统一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了解,2006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 2008年已达105亿美元,三年增长了7倍多。另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研究,北美和欧洲有五分之四的企业都在部署或试点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虽然都是“统一通信”,但各国际巨头在布局这一市场方面各有侧重。思科的强项在于硬件,其核心竞争力基于设备底层模块化交换,这种模块可以与不同的终端和应用软件集成;微软、IBM以致后来的Avaya都更倾向于提供软件方面的解决方案;更有爱立信、西门子、北电、华为等传统设备厂商纷纷与软件提供商结盟,共同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不论实现的方式如何,统一通信系统的目的出奇的一致: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从而为人们带来选择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

统一通信遭遇“中国式“瓶颈

这种看起来很美的通信解决方案在国外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效,但在中国却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本来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统一通信在中国反而令人望而却步,高额的部署成本和随之而来的维护成本成为了中国诸多中小企业牵手统一通信的拦路虎,乃至于中国大量中小企业对投资统一通信难有信心。

在被问及统一通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时,宝利通中国区总经理李钢和微软统一沟通相关负责人的回复相似得有点叫人吃惊,他们都表示:“目前统一沟通(UC)在国内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中国的发展要稍稍落后全球,但是整体趋势是统一沟通用户数量逐步上升。”

和国外相比,统一通信在中国的发展较晚,但是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2008年国内统一通信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51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62%。这与中国存在的广阔市场发展空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正是各厂商巨头“逐鹿”中国的原因。

据悉,2008年到2012年,五年的时间里,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4%,截至2012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12亿元人民币。

李钢在接受比特网采访时表示:“多元化的市场驱动力是中国统一通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驱动中国统一通信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在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通信领域和IT领域厂商的大力推动。”而微软统一沟通相关负责人所持态度也几乎一致。

但是想争得中国用户的拥戴就一定要站到中国用户中间,去深刻了解他们的需求。中国市场存在着企业规模和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的现状,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Avaya 就提供了AvayaIPOffice通信系统,以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价格帮助中小企业将其通信与业务流程相集成。

此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文字的拿捏信手拈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文字性的交流工具在中国一经推出就能够得到广泛地采用。对于更声情并茂的通信方式,中国用户接受可能还需要时日。

各厂商对“UC”借题发挥

虽然随着统一通信的商机的突显,各厂商都在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却都是在“自卖自夸”(这个成语可能词性不太好,这里采用其中性意思),统一通信一开始就展现给人们面前一副宏伟的蓝图,每家厂商都在描述自己如果帮助用户实现这一最终目的,但是思路却不尽相同。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就愈加懵懵懂懂。(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