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高旭东:对4G牌照发放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15 13:42 
核心提示:但是,建设TD-LTE网络,联通、电信的确需要支付额外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义务给予必要的支持。换句话说,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付出的代价,付出这个代价也是值得的。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李进良、金履忠、丁守谦三位老专家发表致各级领导及关心通信发展的仁人志士的公开信“以自主创新的TDD-LTE4G标准一统华夏,平分天下——建议全国3个运营商都只发放TDD-LTE一种牌照”以来,对于如何发放4G牌照存在很大的争论。根据我们的研究,深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可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帮助:(1)国家政策追求什么目标,(2)企业如何取得竞争优势,(3)如何解决国家政策与企业战略可能存在的矛盾。

1.国家的政策目标:见好就收还是乘胜前进

4G牌照的发放涉及很多利益相关者(政府,运营商,设备企业,终端企业,最终用户,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需要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国家和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需要重点分析他们的诉求和选择。就国家而言,有两个基本选择:见好就收或者乘胜前进。

所谓见好就收,就是考虑到TD-SCDMA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在起步晚、备受怀疑、不对称管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仍然在我国的3G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底是37%),加上TD-LTE在中移动的大力推动下,发展态势大大好于TD-SCDMA,截止2013年1月底,全球TD-LTE商用网络已经有13个,虽然还大大落后于LTE-FDD的132个,应该知足了,可以考虑给三家运营商都发TDD+FDD两个牌照。所谓乘胜前进,就是不满足于TD-SCDMA和TD-LTE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抓住时机,对三家运营商只发TD-LTE牌照,以此推动TD-LTE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成为4G的主导技术,力争与LTE-FDD平分天下。

两种政策,各有利弊。见好就收的好处是,执行的难度比较小,不用象发展TD-SCDMA那样,需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做很多有风险而且不清楚最终结果的事情,各方面,包括国际上的势力,也包括国内的利益相关者,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见好就收政策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从短期看,李进良教授的“国内运营商搞多种标准带来种种弊端”一文,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因为多种制式并存,增加了技术复杂性,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同意李教授的看法。我访问斯坦福大学时,那里的专家对我们发3个3G牌照就非常不理解。

我们的观点是,见好就收政策的长远问题可能更大:在电信产业重蹈覆辙,自主技术创新半途而废,提高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希望化为泡影。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成效不大,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技术开发不出来,而是缺乏对本土技术的市场支持。这同日本、韩国经济和技术追赶的经历截然不同。他们的经验表明,对于处于追赶过程中的国家而言,为本土企业、本土技术提供相当的市场保护,可能是成功追赶的必要条件。比如,著名创新学者、MIT教授CUSUMANO的研究表明,从1960年开始的大约20年中,日本轿车进口只占国内销售的1%左右。CUSUMANO进一步指出:日本政府的一项政策,即通过限制轿车进口保护国内企业,就使得一项原本肯定会失败的事业变成了一项利润非常高的事业,而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明显但非常关键的关系:尼桑、丰田,以及整个日本轿车工业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的保护。换句话说,开放市场不是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市场保护也不是国内企业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这一研究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需要认识清楚,就是政府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建议是,自由竞争,“技术中立论”和“市场决定论”。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对中兴、华为的调查还在沸沸扬扬,最近几个月,欧盟有关单位和人士就对中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中国政府必须保证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需要“技术中立论”和“市场决定论”?“技术中立论”和“市场决定论”真能够保证中国的利益吗?如果是这样,美国、欧盟为什么不是在所有场合都坚持“技术中立论”和“市场决定论”?核心问题,还是各自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丁守谦教授在“TD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契机”一文中提出的“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这一观点,是非常有见地的。

上面的分析也表明,乘胜前进的政策也是各有利弊:利是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真正使我国的电信产业做到既大又强,甚至可以为自主创新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不利之处是,就象当初发展TD-SCDMA一样,可能会受到各方面的怀疑,甚至国际上的压力,因而需要艰苦的努力,虽然情况已经比TD-SCDMA那时已经好多了,比如国际上已经不只是怀疑、反对,而是已经有很多的应用和支持。另外,从三种技术统一到一种技术,短期内可能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