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软件 >

人工浪潮席卷教育领域 教育与AI需明确孰轻孰重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唐刚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8-09 12:31 
核心提示: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AI+教育”重点是教育,技术只能辅助教育,如果本末倒置,将得不偿失。所以,当各类教育机构纷纷吞食AI这块“香馍馍”,争先恐后的开发所谓AI教育产品,不少有识之士对此颇有忧虑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教育培训产业借势而起。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0多家企业宣传自己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司,其中,国内就有30多家公司。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以AI+教育为营销噱头的教育机构。

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AI+教育”重点是教育,技术只能辅助教育,如果本末倒置,将得不偿失。所以,当各类教育机构纷纷吞食AI这块“香馍馍”,争先恐后的开发所谓AI教育产品,不少有识之士对此颇有忧虑。

AI浪潮席卷教育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涌来,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转变。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联合主办的“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8”在北京举行。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秦昌威在开幕式上表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学习方式、教育治理三个方向上。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则指出,互联网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体制创新。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颠覆传统教学过程,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倡导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又一个具有重要标志和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专家表示,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链等新技术浪潮的必然选择。

颠覆并没有来到

如今,“AI教育”赛道上,已经涌进很多“探索者”:好未来、新东方、立思辰、科大讯飞等行业巨头纷纷在此布局。而更多教育企业则在不同细分赛道上奔跑,押注“AI”成为最大共同点。

如今,各类教育机构一边争先恐后地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包括语言类口语考试、智能阅卷到自适应学习、虚拟学习助手再到专家系统等,覆盖了“学、练、改、测、评”全产业链条。

一边进行“AI实力大比拼”。如Makeblock发布了全球首款普及型编程机器人“程小奔”和编程软件mBlock 5;OKAY智慧教育发布OKAY智慧平台、“全球首款AI智能学习机”OKAY学习机、OKAY教学机,从B端(教师和学校、教辅机构)和C端(学生、家长)同时切入,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教育融合,去辅助学生学习的全流程。(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