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微众银行试营业 引传统银行发力围剿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5-01-19 09:55 
核心提示:眼看着继存款之后,贷款市场再次被入侵,一些银行开始摩拳擦掌,谋划着“收复失地”。近年来,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针对小额贷款市场先后推出了网络贷款产品。

在微众银行正式开业前夕,传统商业银行突然忙碌了起来,争抢市场骤然激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受互联网银行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频发小贷产品,节奏突然加快,以此抢先占据市场高地,为即将面临的小额信贷市场大战做好铺垫。

抢发产品争市场

1月18日,立足于服务“个存小贷”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对外试营业。在小额信贷方面,该行的一大亮点就是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通过网络发放贷款。

某国有大行支行行长认为,互联网的便捷性、低成本,无疑将吸引大批小额信贷客户,影响传统银行在这一市场的份额。

面对竞争,商业银行同样不甘示弱,积极拓展小额信贷市场。看准互联网的快捷和低成本,银行也开始借助大数据,推出网络信用贷产品。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入战局。

某股份制银行网络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信贷产品触网是大势所趋,与“搅局者”相比,银行本身在信贷运作和风险管控上优势较大,目前最缺少的是在渠道上的创新,且利用大数据布局线上贷款,既可以增强客户体验,又能降低银行成本,增强风险防控。

眼看着继存款之后,贷款市场再次被入侵,一些银行开始摩拳擦掌,谋划着“收复失地”。近年来,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针对小额贷款市场先后推出了网络贷款产品。

2014年12月,建设银行正式推出业内首个全流程个人网上自助贷款产品——“快贷”。它可以让客户足不出户、最快几分钟即可自己在网上办完全部的贷款流程,贷款门槛最低降至千元。据悉,建行还在研究将“快贷”产品从电脑平台推广至移动端。在采访中,多位银行人士猜测,手机移动终端会成为线上贷款交战的又一重要战场。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小额网络贷款产品多是依靠大数据进行资信评估。其中,POS机的流水记录是最主要的依据。“取得POS流水的途径相对简单,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关联客户的经营情况,银行只需要再配合企业规模、业务水平等综合考评便能给予授信。再加上POS渠道拥有的庞大的客户群,所以许多银行还将网络贷款产品直接与POS相关联,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的‘POS网贷’。”某股份制银行公司部客户经理介绍道。

2014年12月末,浦发银行正式发布全新小微融资平台——“网贷通”,并联合了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两大收单机构,推出“通联宝POS贷”和“浦银联商务天天富POS贷”两款子产品,通过客户在线授权实时获取客户相关信息和数据,以申请人交易流水、个人征信等信息为依据,实现对申请人的综合信用评价与差异化风险定价,申请贷款到账平均耗时5分钟。类似的产品还有中信银行“POS网络贷” 、光大银行“POS快贷”等。

上述股份制银行公司部客户经理坦言,推动POS网贷的发展,其实也是为了加强客户黏性。他解释道,POS贷的获得,需要客户提前办理该行或与该行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POS机,并在该行开立账户,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就能形成资金沉淀,同时银行还可收取中间费用。

大数据运用“短板”

“因为成本高、风险大,以前银行在开拓小额信贷市场时放不开手脚。”某国有大行公司部人士解释,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例,由于抵押物不足,财务报表不健全,银行面临的风险较高;且相比于贷款给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贷款的人力成本高,银行收获的利润往往与投入不匹配。

“但随着直接融资的升温,更多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可以借助股市、债市筹资,对银行的信贷需求已不再那么强烈,争取大中型企业客户愈加困难。更多银行不愿死守在服务大中型企业的困局中,所以将目光扩展至小额信贷市场。这里有海量的客户,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而且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成本高、风险大这两大棘手的难题,市场开发会变得更加顺畅。”该公司部人士如是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