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公募渐成穷人基金 户均持有缩水逾七成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赵娟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1 14:11 
核心提示:2007年以来,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连年瘦身,与之伴随的是,基民数量也在减少。而在机构投资者占比逐年提升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户均持有份额近四年却严重缩水逾七成。无情的数据意味着,富人们正在离开这是公募基金最不愿体味的痛楚。 无论是近期热销的银行理财

2007年以来,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连年瘦身,与之伴随的是,基民数量也在减少。而在机构投资者占比逐年提升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户均持有份额近四年却严重缩水逾七成。无情的数据意味着,富人们正在离开——这是公募基金最不愿体味的痛楚。

无论是近期热销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10%的信托产品,抑或是各种名目的阳光私募基金,其门槛少则10万元,多则300万元、500万元。贵宾客户、钻石客户、黄金客户……正是大多数理财机构争夺最激烈的客户。

富人的逐渐远离,使公募基金正“无奈”回归大众理财的本质角色。而不甘心的公募也在通过极力发展专户理财业务来挽留富人群体,不少公司更是将优质的人才等资源向为少数人服务的专户业务上倾斜。

远去的富人

根据基金年报披露的持有人户数可以发现,2007年至2010年底,基民数量减少了517万人,虽与9300多万人的总数相形甚微,但很可能流失的客户中包含较多的“个人大户”。

根据数据统计,2010年底全部非货币基金平均每户持有基金份额仅为5.84万份(货币基金大部分为机构投资者持有),2007年底这一数值是24.7万份,2008年和2009年底分别为9万份和6.3万份;而国内基金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比最近四年则逐年走高,所有非货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2010年底已经达到27.9%,2007年底仅为19.8%。

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理应拉高户均持有量,但情况却正相反,户均基金持有份额逐年走低,缩水达76%,这一反差正说明了,个人大客户近四年逐渐抛弃了公募基金。

而2007年,基金正值兴盛之时,是国内投资者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种。“现在领导都跟员工说,2007年的事情不要再提,也不要再想了。”一位基金公司的渠道经理透露,该公司刚发行完一只新基金,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全行最高的单个客户认购的金额为200万元,且仅一位。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内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其资金量在100万元以上客户的数量占比仅约0.11%。

再以某大中型基金公司为例,其近年来所有客户资料显示,500万以上的业内所谓钻石级客户的数量约有1000多人,300万以上的白金客户约有七八千人,100万以上的黄金客户约有3万人,而该公司客户总量有不到400万人。也就是说,100万以上客户的数量仅占约1%。

2010年底的数据显示,从单个基金(非货币)情况看,约90%的基金户均持有份额低于10万份,其中有18只基金户均持有份额甚至不足1万元。

其中,大成债券基金户均持有份额最小,仅2208份;总份额近30亿份的华夏复兴,户均持有份额也仅4773份。

被边缘化

一位基金公司老总坦言,目前基金的声誉不好,已经在理财市场被边缘化。尤其是最近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热销,更是让基金业“羡慕嫉妒恨”。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国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 (不包括QDII)约为2.3万亿元,份额规模约为2.29万亿份,较2010年底均有所下降,基金资产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首次低于10%,近两年,基金资产规模逐年缩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已超过3.2万亿元,比上季度末环比增长7.48%,信托资产已经超越公募基金。

而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估发行规模已经超过7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滚动发行,不少为短期产品,有数据统计,一季度末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也达1.9万亿元。

今年,部分还在募集的房地产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12%,许多产品门槛设置在300万元以上都供不应求,目前200万元起是许多信托类产品的门槛,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最低5万元起,高至数百万元不等,收益越高,门槛越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