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监管机构 >

银监会急查信贷“消规模”票据“暗香”成暗伤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徐子莫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8 11:01 
核心提示:商业银行须逐笔自查票据业务,并于7月4日前上报结果 半年考核的压力已让银行如坐针毡,而日前一份印有特急字样文件的下发,更是雪上加霜。 媒体昨日(6月27日)获悉,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立即对2011年的票据业务展开逐笔自查,于7月4日前将自查报告上报至

——商业银行须逐笔自查票据业务,并于7月4日前上报结果

半年考核的压力已让银行如坐针毡,而日前一份印有“特急”字样文件的下发,更是雪上加霜。

媒体昨日(6月27日)获悉,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立即对2011年的票据业务展开逐笔自查,于7月4日前将自查报告上报至对口监管处。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份名为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文件下发的原因,或是前段时间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河南等地农信社帮助大行“消规模”一事的暴露。

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该文件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存有疑问。

没有统一的会计科目

在《通知》中,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重点检查会计科目设置与执行的规范性、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的合规性及是否通过票据贴现逃避信贷规模进行自查。

银行票据专家徐星发向  记者表示:“各家银行的会计科目都不一样,按哪个会计科目来自我审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不仅是农信社和商业银行中所应用的会计科目完全不一样,各家商业银行之间所采用的会计科目也大相径庭。

农信社使用的会计科目下,对卖断和回购票据业务并没有做出明确区分,所以都不需要计入表内,这就使银行在信贷资产出现了“零”占用。

商业银行则是把这块计入信贷资产中。银行收取票据需要进表,计入在“票据融资”,这就需要占用信贷规模。转贴或者卖断票据则是出表,回购转让,则仍需要留在表内。

沪上一国有大行工作人员直言:“会计科目的制定是由财政部来指导,所以银行具体用哪一个,监管部门目前也没有一个标准出台。”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让银行自查,主要是河南农信社帮助大行规避信贷规模,而宜兴票据又出事,才导致监管层发文。”

“但仔细回过头来看,这两件事并不是票据市场本身出了问题。一个是会计科目的问题,另一个是诈骗的问题。”该人士坦言。

“滚动签发”概念未曾明示

根据徐星发调研的数据,2010年4个季度全国银行票据贴现转贴现金额分别为6.2万亿元、5.9万亿元、6万亿元和7.9万亿元,余额则分别为1.8万亿元、1.7万亿元、1.6万亿元和1.5万亿元。

“从这些数据来看,票据的经营越来越难,但是资金周转却越来越快,”徐星发表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直是一个谜团。银行和监管部门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事实上,票据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国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沪上一家票据中介权威人士表示。

一份来自银行的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银行承兑汇票总量达到12.2万亿元,增长18.45%;转贴现总量达26万亿元,增长12.06%。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知》的第二页上,银监会清楚写出要对“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融资”进行检查。这一条对票据市场来说,似乎直指“硬伤”。

“银行承兑汇票一旦签发,那么这张票就是‘信用货币’。”一位票据专家坦言,“你拿着这张授信的票据,去全国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贴现。一些偏远地区的信贷额度可能用不完,用票据贴现去调用他们的资金,把资金利用到发达地区,这是票据存在的一个意义。”

“银监会目前没有具体明示‘滚动签发’的概念,让银行和中介机构都很难去做。”他表示,“是不能转贴现了,还是根本就停止了?”

是谁在囤票?(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