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技术 >

集成电路创新转型任重道远 谁能扛起中国芯片崛起大旗(2)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陈晓晟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4-26 11:28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国外依赖度依旧很高,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仍然占据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早,但以欧美国家长期技术封锁,产业整体水平仍有差距,至今处于追赶的困境之中。未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国外依赖度依旧很高,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仍然占据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早,但以欧美国家长期技术封锁,产业整体水平仍有差距,至今处于“追赶”的困境之中。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与机遇期。

眼下,我国政府、企业、资本市场都已经开始发力集成电路领域。201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最新的一个政策利好则是,今年3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克优惠。

企业方面,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此前,阿里巴巴达摩院已组建了芯片技术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阿里还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翱捷科技等5家芯片公司。此外,百度、腾讯、华为等企业在芯片领域也是持续发力。

资本市场方面,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成立,首期规模1387亿元。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计有效决策投资67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实际出资818亿元。据悉,大基金第二期正在募集中,规模或达1500亿-2000亿人民币。

三、谁能扛起“中国芯”大旗?

目前,国内科技巨头如百度、腾讯、华为、小米等已经分别以投资或自研的方式陆续进军芯片领域,比如华为的海思,百度的XPU等。

在此,我们要特别提到华为。华为是国产手机芯片制造领域的代表。历经10余年研发,华为全资子公司海思已经成功开发出100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目前,超过一半的华为手机使用海思芯片,相关产品也已经获市场认可。

在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符合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CPE。

近日,鲁大师公布了2018年Q1手机报告,其中移动芯片排行TOP30中,海思麒麟970位于第二名。海思也是上榜的唯一国内品牌。近两年,海思麒麟处理器取发展迅速,不仅性能上已经拥有一流的旗舰SoC水准,还在AI、ISP方面持续发力,已成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附A股市场部分芯片概念股名单

1、兆易创新:公司目前是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的领先者。

2、长电科技:公司是国内著名的三极管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龙头企业。公司在全球芯片封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0%。(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