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李广乾:我国云计算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来源:《计算机世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16 14:02 
核心提示:目前至少20个城市宣布推出各自的云计算规划,如北京的“祥云工程”、上海的“云海计划”等。几乎所有的IT设备和软件厂商也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如中国移动的“大云计划”,华为的云计算平台等。

一、背景

云计算被看作是第三波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于2010年10月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这些政策要求对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积极的扶持促进政策,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

地方政府发展云计算产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目前至少20个城市宣布推出各自的云计算规划,如北京的“祥云工程”、上海的“云海计划”等。几乎所有的IT设备和软件厂商也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如中国移动的“大云计划”,华为的云计算平台等。

二、云计算发展所面临的五大潜在风险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我国云计算发展的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在这种表象背后,其实隐含着很多的潜在风险。我们可以将这些风险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在云计算的业务体系分类中,除了基础设施服务(Iass)外,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都需要强大的软件技术和产业作支撑,特别是系统软件、平台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长期以来,这些恰恰是我国软件技术方面的短板。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我们软件企业早已放弃了在这些基础软件领域的努力了,甘愿为跨国公司打下手,进行二次开发。实际上,基础软件的开发存在着一个“干中学”的必要过程,只有开发出产品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基础软件的价值才能得到保障,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用户规模和市场价值才能得到不断扩大。这也就预示着,我国在云计算发展方面将继续面临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对云计算平台来说,其技术复杂度和管理要求远非一般的操作系统可比。因为真正的云计算平台应该是各类基础软件以及各类业务应用软件的综合体。从理想状态来讲,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基础软件开发能力,才能为市场上的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当然,在云计算初级阶段,将经历一个为客户提供通用业务应用服务的过程,就像目前微软所作的那样,以云计算方式提供办公软件(Office365)服务。但是,无论如何,基础平台软件开发能力则是必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企业尚不具备全面的云计算开发能力。实际上,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开展的云计算项目,背后都离不开IBM、微软、Oracle等美国公司的影子。毫无疑问,这将对我国云计算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产业,这里我们先来定义一个概念:产业主权。所谓产业主权,是指产业分工各方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以及对产业价值分配的主导权。我国的产业位置分布和产业价值分配往往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产业位置分布往往呈现纺锤体形状,而产业价值分配则是哑铃型形状。虽然我国几乎在所有行业都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其中,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挤在产业链的中间位置,而产业链两端及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品牌与最终产品销售则很少,因而呈现出纺锤体形状;同时,能够从产业在所获取的价值却很低,最大的价值则被产业链两端的企业所攫取。面对纺锤体和哑铃型产业结构,一国产业结构往往不能自主地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所有这些都只能由占据产业高端的跨国公司所控制。

因此,我国产业发展的这两种形状分布实际上是最没有产业安全可言的:就IT产业位置分布来看,外国企业往往在技术研发和专利、技术标准制定等产业高端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企业通常集中在生产制造与加工等中间环节,而终端产品则由跨国公司来统一组装和销售(这也就是所谓的“贴牌”生产)。

就国内云计算产业来看,同样呈现这样两种形态。从企业分布来看,高端的云计算平台操作系统、核心业务系统以及大型数据库等主要是一些国外跨国公司主导,我国的一些企业主要在部分硬件制造、所谓的系统集成和传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样一种结构也预示着我国未来的云计算产业价值的哑铃型分配格局。这不得不让我们忧虑并严格审视未来我国云计算发展的产业安全问题。

管理,云计算已经超越了我们现有的信息化内涵,将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产生深刻的影响。就我们现在对信息化的理解来看,信息化只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和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根据人们的需要计算、分析和管理我们的日常事务。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者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自主地建立和管理业务与数据,并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但是,在云计算环境下,这些权利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得以剥夺应用者(云服务接入者)的这些权利,并能够将其日常业务活动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也就是说,云计算技术日益将云服务接入者推向“他者化”状态:信息技术一方面让社会更加高效,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更加透明,并将个人至于他者的管制之下。云计算技术使得“他者化”状态提前来临,将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国外跨国公司居于他者控制地位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