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管理机构 >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张华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23-02-24 09:31 
核心提示:做好朔门古港遗址发掘保护,全力冲击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高标准建设古港遗址公园,积极推进“海丝”申遗。系统推进“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压实文物保护责任;积极探索文物保育活

本文原标题:《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2月6日17:01,融合网&呼麦网&耀旅网&都融网小编在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官网“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计划总结”栏目看到一则标题为《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消息,以下为该消息全文——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年度“考古中国”重要发现,被央视列入全国十大年度考古新闻事件,并入选2022浙江考古十大重要发现;温州市成功加入全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温州市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文广旅局被授予文物工作先进集体。系统推进“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制定《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并率全省之先创新出台《温州市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扶持办法》,高标准建成48家省级、60家市级乡村博物馆,加快构建起覆盖市、县、镇街、村(社区)四级,融合国有、民办、城区、乡村四类的博物馆网络体系。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显著,“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温州召开,并推动非遗向“在景区、在街区、在园区、在校区、在侨区”的全面传承传播;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入选全国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狠抓精品力作,瓯剧《杀狗记》《装疯》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经典保留剧目;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书法艺术家作品邀请展暨温州书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提升“书画名城”影响力。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完成267个重点文化元素基因解码报告,系统梳理“瓯窑、瓯菜、瓯塑、瓯绣、瓯剧”等“瓯系列”文化资源,加强瓯窑产业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引领。持续打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城市书房”入选浙江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洞头“渔文化艺术普及”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案例;永嘉楠溪书院等17个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公共文化国际交流基地和项目,数量全省第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温州经验”走向全国,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国家标准相继获批立项。文艺创作再创佳绩,舞蹈《擂鼓声声迎归帆》荣获国家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全省唯一,获省政府通报表彰;首部温州红色故事现代越剧《霞光》入选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新创精品剧目展演,得到人民日报、中国网、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报道,好评不断;原创并举办“山水灵运”温州原创瓯江山水诗路交响组歌音乐会,讲述诗画山水故事,展现瓯越文化魅力。以“东亚文化之都”为平台,持续开展100余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其中开幕式全网总阅读与观看达2826万人次,“非遗一台戏”艺术水准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在澳门挂牌成立“澳门·温州文旅交流中心”,并举办“西鹣东鲽——欧洲文化之都艺术精品展”等系列活动,加强与“欧洲文化之都”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温州海外资源优势,加强温州与欧洲城市的对话与交流,推进温州更好地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三)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下,全力抓投资、抓消费、抓纾困、优服务、保安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指数稳居全省前列。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十大文创市集”“十大商圈”等10个“十”系列,策划推出5大旅游精品线。培育壮大消费品牌,持续打响“侨家乐”“塘河夜画”“青灯市集”“楠溪江音乐节”“山根音乐艺术小村”“9.20就爱你温州自驾旅游”等一批特色文旅IP,其中“侨家乐”品牌民宿成为高品质“旅游微目的地”,入选全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加强头部企业招引合作,与携程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2022携程中国旅行者大会生活节,入选携程超级目的地种子城市。立足后疫情时代,坚持营销“一盘棋”,积极组织赴重庆、福州、南京、合肥、南昌等地开展营销推介,扩大全国文旅“朋友圈”。

(四)休闲旅游品质大幅提升。强化全域旅游发展,创成泰顺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永嘉云岭山地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五马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五马街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温州矾矿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苍南福德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成为全国唯一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泰顺竹里云溪民宿获评国家甲级旅游民宿,实现“零的突破”。永嘉楠溪江、平阳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泰顺廊氡入选浙江山区26县第一批“造月工程”名单。加大文旅项目招引落地推进,深化“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强化乡村旅游发展,实施“艺术点亮乡村”计划和“文化润景”工程,鹿城岙底村等8个村(社区)入选首批浙江省美育村(社区),数量全省最多。

(五)数字文旅建设初显成效。积极推进“古系列保护·云端守卫”应用建设,完成宋元码头、廊桥、牌楼保护等核心场景搭建,实现文物保护“监测、预警、分析、处置、反馈”的全流程业务闭环监管,作为全省数字文化系统唯一应用,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构建“古系列”保护利用新模式获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积极推进“全景温州—元宇宙城市”沉浸式文旅体验模块,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标杆赛铜奖。“红动中国”5G沉浸式红色文旅系统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示范十大项目立项名单。建强“文旅大脑”,成为“数字文化”系统唯一项目参评全省服务业领域产业大脑和特色应用场景。紧扣满足群众高频高获得感需求谋划应用,正式投用“瓯江山水诗路—E游温州”文旅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找人·温情直达”幸福温州共富图景,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文旅资讯和服务;“浙里古代书院数智活化应用”“侨家乐全域民宿数字平台”入选省文旅厅数字化改革第二批试点应用;“瓯海区错峰乐游支撑模块”“洞头区‘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支撑模块”入选省“文旅大脑”试点。

(六)文旅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迎亚运·护航二十大”专项行动,加强文旅安全监管整治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市文广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零事故”。市执法队获评2021年度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8人获评有功个人。严格文物安全监管,试行对龙湾、瓯海博物馆压力测试,并在全省率先试行以属地镇街检查巡查文物安全隐患为主、县(市、区)检查整治、市级部门督查抽查的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方式。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全力做好隔离场所专班、机场转运隔离专班、“扫街”及疫情防控督查专班等各项工作。致力提升文旅市场服务品质,获评国家“金牌导游”1人,并启动旅游行业“千人千媒”孵化计划,着力培养千名网红导游,打造文旅宣传生态链。加快广电转型发展,严格实施全过程管理,圆满完成重保安播任务,并积极开展社会面“黑广播”和“小耳朵”全面整治,消除杂波干扰,实现全面“清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努力凝聚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合力。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以全面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深谋实谋细发展路径与举措,更好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严抓全系统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持续举办“夜学大课堂”,发挥“党课云课堂”作用,打造分层次多元化全覆盖学习模式,在全系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模范机关”建设、清廉机关建设为总抓手,争创系统“模范窗口”、模范处室和模范单位。抓实党建联创共建活动和“文旅党建直通车”惠民服务项目,打响文旅模范机关创建品牌。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持续擦亮“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助力,进一步延续城市特色弘扬瓯越文化。做好朔门古港遗址发掘保护,全力冲击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高标准建设古港遗址公园,积极推进“海丝”申遗。系统推进“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压实文物保护责任;积极探索文物保育活化的“温州路径”,盘活文物建筑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健全文物保护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打响“非遗之都”品牌,实施“非遗+”战略;坚持立法引领,多路径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深化“让世界看见温州非遗”,积极开展东亚文化之都·非遗美学交流活动,推动温州非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典范。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推动“瓯”“古”“名”系列保护传承发展。加快推进温州美术馆、非遗馆建设,聚力打造一批温州城区文化新地标。

(三)以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发展为牵引,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点靓乡村风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增强公共文化机构内在活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巩固提升现有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百姓书屋”“非遗百家坊”等为主要形态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瓯越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多样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扩大温州品牌影响力,开展“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全国性主题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和丰富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榕树计划”,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文艺名家,着力打造高水平文化人才方阵。实施“文艺精品高峰计划”,加强中长期创作生产规划,重点聚焦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启动题材创作。

(四)以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深化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深化打造“十大市集”“十大商圈”等10个“十”系列。持续打响“我爱夜温州”、“9.20就爱你温州”自驾旅游、楠溪江音乐节、青灯市集、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等特色文旅IP,重点抓好“青灯市集”这一全国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大平台,使时尚温州、美学温州、非遗温州焕发出无限的活力。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为温州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坚持营销宣传一盘棋,突出挖掘重要客源市场,开拓潜在客源市场,加强营销梯度推进,进一步提升温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结合温州地域文化、山水资源等特色和市场需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各类特色优势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节庆”。大力实施“旅游+”“+旅游”行动,按照“产业变主业、地点变景点、顾客变游客、休息变休闲、潜力变活力”要求,积极拓展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工业、科技、教育、体育、健康等产业的交叉耦合。借助亚运会契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延伸产业链条,释放产业活力。

(五)以擦亮城市品牌为目的,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立足“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交流大平台,打造与“欧洲文化之都”国际交流先行城市,讲好温州故事,传播好温州声音,提升温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国际文旅交流品牌建设,推动带有鲜明温州印记的文化作品、文旅产品走向国际。加强头部平台营销合作,深化与携程、同程、马蜂窝、百度、驴妈妈等OTA平台营销合作,联动做好互联网宣传推介。积极赴重要城市营销推介,进一步巩固省内游、长三角市场和海西客源市场,拓展增量客源。启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研学旅行互动交流和合作,形成以域内循环为主体、域内域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态圈。

(六)以文旅品质提升为导向,不断增强文旅发展动能。紧抓文旅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增强文旅发展后劲。紧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高等级旅游品牌创建、“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景区品质提升,实现“步步是景点、处处是景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双百”项目建设工程,加大头部企业引进力度。适应文旅消费大众化、多元化的趋势,精心抓好投资亿元以下的“小微项目”,确保“小而精”“小而美”。紧抓文旅业态优化,以满足游客新体验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创意设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文旅业态的培育,积极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七)以数字文旅建设为抓手,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旅大脑数字治理能力,完成关键领域关键场景的数据融通,建设旅游市场态势监测、旅游市场调度工作预警、旅游市场动态平衡目标管理等能力画像场景,加快形成监测评估、预警预测、战略目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做强“平台+大脑+应用”动力源。围绕省委数字化改革“1612”总体架构,锚定“数字文化”主跑道,聚焦共同富裕主题,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持续推进温州文旅特色的数字化应用,优化“E游温州”“错峰乐游”等应用。启动实施“浙里书院数智活化”应用、“侨家乐”全域民宿数字平台,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助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推动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探索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加强IP培育和转化,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旅品牌。

(八)以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为重点,筑牢文化广电旅游安全防线。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实之又实开展“除险保安”和“三大行动”百日攻坚,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科学建立安全隐患问题清单,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守牢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深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以阳光执法维护公平。加强广电安全保障,强化播出机构、节目内容、境外卫星电视、违规广告等监督管理,加大“黑广播”等打击力度,推进智慧监管项目建设,确保重要保障期间的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应急广播发挥应有作用。

来源: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办公室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年-2022年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