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国家投1170万保护本溪庙后山遗址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金松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22 10:09 
核心提示:遗址位于甘井子区棋盘磨村东、大连新机场工地内的大王山上。此前,两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发现了一座被石头、植被掩盖了数千年的先民聚落。后经市考古部门专家现场鉴定,这里是一座青铜器时期的先民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

四五十万年前的直立人火塘遗迹、比人类生存年代更早的犀牛和熊化石、100多件直立人阶段打制成的各种石制品、近2万件已经绝灭的古动物碎牙齿和碎骨片化石……

庙后山小小的洞穴里怎么会容纳如此海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信息?这些动物骨骼和牙齿是怎么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40多万年的庙后山人到底来自何方?

从7月25日到现在,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经历了近3个月。受天气影响,这次发掘就要告一段落,更多的谜题还要等到明年才能得到解答。

就在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之时,记者从本溪市政府获知,庙后山遗址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170万元计划正式下达。这是本溪市专项文物保护史上首次获得国家超千万元资金支持。

庙后山为啥成古人类遗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傅仁义教授介绍,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发掘出了76种动物化石,其中哺乳动物有72种,还有鸟、鱼和蛇类化石。

这些哺乳动物包括梅氏犀、剑齿虎、肿骨鹿、三门马、大河狸、李氏野猪、树猕猴等,其中绝大部分在距今20万年前都灭绝了。

傅教授说,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发现的动物群和北京人遗址的动物群相似,这说明当时两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也都差不多。虽然这些动物绝大多数已经灭绝,但是它们代表了一个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根据它们的生活还是可以判定当时庙后山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更重要的是,考古人员在庙后山洞穴里还发掘出了50万年到45万年前直立人阶段的古人类犬齿化石以及古人类的打制石器、用火痕迹。傅仁义说,虽然当时发现的用火痕迹只是些零星的炭屑和烧骨,但是结合古人类犬齿化石和石器、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就能给庙后山遗址定性为古人类遗址。

更难得的是,庙后山还发现了距今20万年到5万年前早期智人阶段的古人类下臼齿化石和幼年人类的左侧股骨化石。在庙后山东侧的一个洞穴里,考古人员发掘出了距今5万年到1万年前晚期智人的小孩头盖骨片化石。

傅教授说,连续的在人类进化史上3个阶段的人类化石的发现,说明古人类曾长期在这一以庙后山洞穴为主的范围内生活繁衍,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1万年前开始迁移。

为何有这么多化石保存下来

傅教授说,庙后山洞穴里发掘到的食肉动物化石有22种,可能在人类没有正式进入洞穴生活之前,有大量食肉动物在洞内栖息,它们把捕食到的食草动物,包括犀牛、肿骨鹿、斑鹿、马鹿、羚羊、野猪、马等拖到洞内啃食,留下大量骨头形成化石。

傅教授解释,发掘出的大量鹿类牙齿化石都处于破碎状态,这说明是食肉动物所为。

傅教授说,古人类进入庙后山洞穴后,把捕捉到的动物带到洞内烧着吃,因为食物匮乏、狩猎不易,吃完肉后敲骨吸髓,也是造成动物骨骼破碎的原因。

有了大量的动物骨骼、牙齿,再加上庙后山地区土壤以黄土为主,其酸碱性呈现为弱碱性,也有利于化石的形成。

庙后山人从何而来

傅教授说,庙后山古人类遗址的直立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到45万年前,属于较晚期的直立人,代表了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人类。而庙后山古人类遗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与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和这次发掘出来的近200件石制品的打制方法、器型分析并与华北、西北地区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对比发现的。在打制石器时,庙后山人基本采用捶击法和碰砧法,其石器加工技术和北京人遗址相似。

但是其用碰砧法打制大型石片像大型砍砸器却是东北地区遗址中非常独特的,就算在北京人遗址中也没有,却和山西匼河、丁村的石器和石制品相似。

其中山西匼河的时代比庙后山早,丁村人比庙后山晚。

傅教授认为这些都是庙后山古人类是从从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迁移的重要线索。

考古队从庙后山古人类遗址洞穴中发掘出的数十万年前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

考古队员在用小刷子和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地层中的骨骼化石。

相关新闻

大连大王山青铜遗址今挖掘

本报讯 首席记者翟丙军报道 大连大王山青铜遗址今日将进行抢救性挖掘。

遗址位于甘井子区棋盘磨村东、大连新机场工地内的大王山上。此前,两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发现了一座被石头、植被掩盖了数千年的先民聚落。后经市考古部门专家现场鉴定,这里是一座青铜器时期的先民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

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可能是大连最早的渔民,受大海的潮浸影响,他们不得不居住在山顶上。由于施工破坏严重,这处遗址的保护状况堪忧,经文物部门与施工单位多次会商后决定进行抢救性挖掘。

考古人员介绍说,从这次现场勘察情况看,施工挖掘的这条小路仅仅从遗址外部扫过,整个遗址并没有受到破坏,因此这处遗址的保存情况应该还是相对比较完整。经调查估测,这处遗址尚完整保存部分应该在3万平米以上,其中文物种类异常丰富,是目前本市市区所见保存最完好、最有考古价值的一处先民遗址。

对这处遗址的考古,将有希望解开大连地区青铜时代各个文化类型更替叠压和向北发展的诸多尚未解决的考古之谜。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