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走进考古人的世界 苦甜酸三味杂陈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18 13:31 
核心提示:早晨7点半,整装完毕,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波带队,市博物馆考古队队长郑辰、副队长金花顺与记者一同出发了,前往抚顺县救兵乡的板城山城。张波与郑辰都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老考古队员了,今年48岁的金花顺则是队里惟一一名女队员。

苦:镰刀开路一天爬了两座山

早晨7点半,整装完毕,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波带队,市博物馆考古队队长郑辰、副队长金花顺与记者一同出发了,前往抚顺县救兵乡的板城山城。张波与郑辰都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老考古队员了,今年48岁的金花顺则是队里惟一一名女队员。在考古调查时,队员们每到一个村子,第一件事就是找当地的老人们聊天,聊一聊当地的历史,有没有一些历史遗存,得到线索后,队员们根据线索进行调查。

“现在是秋天,对于展开考古工作特别有利,如果是夏天,毛毛虫会顺着领口爬进衣服里,咬得身上一块一块的。我们有时候一天要爬好几座山,汗湿衣衫是每次都会有的事,因为我们去的地方都是老百姓不常去的,一般都没有路,我们要用镰刀开出一条路来,身上被树枝划伤也是常有的事。”金花顺告诉记者。一路的颠簸中,考古队员们讲起了他们的故事。

半个小时后,队伍行进到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进行短暂的休息,张波坐在石头上,喝了第一口水。但他只喝了一小口,就拧紧了瓶盖,记者满带疑惑。面对记者的不解,张波笑着说:“这水对于我们考古来说可是最宝贵的,因为有可能一走就是一天,就靠这一瓶水,不到渴的时候不能喝,每次喝一小口润润嗓子就行了。”

一路上所遇到的艰辛远远超过了记者来之前的想象,也着实亲身体验了一遍金花顺所讲的故事。蛇,也是队员们常遇到的。走着走着,一条蛇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褐色的皮肤与枯树枝特别相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记者差一点踩上。

10点10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队伍终于到达了那个山城。记者见到散落的几块青砖,两侧隆起的城墙。张波拿出了纸笔,画出了山城的草图。“这是明代的城,东西长、南北短,西宽东窄,我们是从城的西北角上来的,这是个军事城,是卫城,用来护路的,这样的城在长城以里,连成一线。”张波一边画,一边给记者讲起了这座山城的来历。向西继续走了一段,在一个制高点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圆形土坑,张波告诉记者,这个就是烽火台。

下山后,我们向下一个目的地东连刀墓群进发。这个墓群是青铜时代的,位于小东村的山上。刚到地点,眼前是一大片玉米地,金花顺不断瞭望,寻找着准确地点。在金花顺的带领下,大家从一人高的玉米地中穿梭了近20分钟,终于在山上找到了石棚。

考古归来的车上,记者捶着腿,累的同时,对湿滑的山还心有余悸。郑辰笑着说:“像今天爬这样的山太平常了,根本不算什么,比这难爬的有很多。记得有一年夏天,我跟张馆长去后安的一个岭寻找一个烽火台,手脚并用地爬了两个多小时,从林子里穿过去的,考古队也经常会迷路。”在全国普查和进行一些大的项目时,考古队常常出去一次就要20多天才能回家,一次考古调查要进行几个月的时间,像此次爬的山,常常一天之内就要爬十几座。

甜:发现新遗址是最大的乐趣

“虽然考古的过程很苦,但是我们也苦中有乐,每当发现一处新的遗址时,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苦和累早就忘到脑后了。”金花顺兴奋地说。一次考古调查中,队员们发现了一个烽火台,按照判断,应该在附近还有一个,队员们就不断尝试着爬上附近的山去找,一座又一座,爬了十几座山,还是一无所获,天已经黑了。这时,大家犹豫还要不要继续,最后决定一定要找到为止,就在这座山上,大家终于找到了那个烽火台。“当时我兴奋得蹦了起来,大家真是一起欢呼,赶紧记录下来,当时天黑了,我们记住了地点,第二天又去了一次。”金花顺说。

队长郑辰1979年就来到考古队工作,30多年,他与考古结下不解之缘。“我能做考古这个工作,自己觉得很自豪的,作为人生经历很难得。这些年风里雨里,也算是为我们抚顺的考古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今年54岁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轻易引起我心里的波澜了,别人爱看的电视节目呀,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只有考古发现新的遗址时,我特别兴奋,恨不得告诉所有人。”郑辰说。

如何当好一名优秀的考古队员,郑辰告诉记者:“是吃苦、敬业、钻研、勤奋。队员必须是能文能武,文能潜下心来搞研究,武能不怕艰苦挖宝贝。尤其是地方考古,要求的是综合性的素质,哪个阶段的都要了解。我们有责任把工作做好,填补历史空白。”

整天在大山里,考古工作是枯燥的,队员们在枯燥中自己找乐子。爬山的过程中,金花顺不时地从路边摘下一朵朵野花,不一会儿,手中已经有了一小把。“你们看好看吗?”金花顺扬起手中的花,朝大家挥舞着。看着美丽的花朵,记者也感觉心里轻松了不少。“我喜欢花,考古的时候,就摘些花来解闷,我还喜欢唱歌,大家也喜欢听我唱歌,唱一唱也不觉得累了,也没那么闷了。”金花顺笑着说。

酸:考古人的感动与眼泪

“我们不是自己在奋战,还有许多人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这些年里,村民带给我们许多感动。”张波告诉记者,一次,队员们到上马乡哈唐村去复查一座山城,由村里的吴作华带路。沿着水库的边走了一段路后,旁边是悬崖峭壁,面前则是一条河。吴作华二话不说,搬来石头放在水里铺路,因为河太宽了,铺了一半后,吴作华干脆跳到河里,要背队员过河。看到这个情景,队员们感动得眼睛湿润了。

感动的眼泪在每名队员的心里都留过。采访当天,金花顺流下了心酸的眼泪。金花顺加入考古队6年了,2008年“三普”进入田野普查阶段,那时,金花顺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普查,孩子那时刚刚上高中。“领导很信任我,让我带领抚顺县队,那个时候,出去一次就是20多天。压力特别大,一方面怕自己不能胜任,一方面还担心家里的孩子。那时候,经常哭,不过还好,都挺过来了。”说起难以忘怀的往事,金花顺满脸泪花。

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金花顺所在的抚顺县队,完成了400多处遗址普查,她本人也荣获“三普”实地调查阶段个人突出贡献奖。

金花顺的眼泪也许每名考古队员都流过。为了考古工作,他们对家人有亏欠,而家人也带给他们莫大的支持。在酸甜苦辣中,考古队员们用自己的热情、执著、勤奋,让千百年来的遗存讲述着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