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广西隆安发现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卢羡婷 刘晓莉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7 16:21 
核心提示:稻神山实际上是一座大石铲文化时代的岩洞葬遗址,最大的一个岩洞葬有石城封砌,但已被人盗挖。此次发现的骆越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位于稻神山南面,祭祀遗址分布于各个山坡的坡顶,多筑有夯土的祭祀坛,祭祀坛上有众多大石铲祭祀坑。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日前在广西隆安发现一个5000多年前的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遗址群以乔建镇儒浩稻神山为主体,包括高岭、大岭、安呑岭等祭祀坛,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稻神山壮语叫“岜娅”,也叫金榜山,是隆安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隆安时曾慕名考察了金榜山,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了金榜山的迷人风貌。

稻神山实际上是一座大石铲文化时代的岩洞葬遗址,最大的一个岩洞葬有石城封砌,但已被人盗挖。此次发现的骆越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位于稻神山南面,祭祀遗址分布于各个山坡的坡顶,多筑有夯土的祭祀坛,祭祀坛上有众多大石铲祭祀坑。

稻神山祭祀遗址群的面貌与其他大石铲祭祀遗址有所不同:一是祭祀遗址非常集中,并且致密地向着稻神山分布;二是祭祀遗址上多散布有打碎的砺石,打磨成硕大的半粒谷尖形,或马鞍形、墓碑形;三是石铲祭祀坑内多散撒有黑橄榄核。

据专家分析,这是稻作文化祭祀遗址,因此设立和放置的物品多和稻作祭祀有关,是有意识的宗教信仰祭品。壮族民间向来有古代的稻谷长得像柚子般大的传说,放置橄榄、卵石是寄托稻谷丰收的意愿。祭祀时将砺石打碎是古骆越人的传统风俗,它来源于伏羲兄妹结婚生出砺石,后打碎砺石遍撒各处才使人类再生的传说,祭祀时将砺石打碎是祈求禾苖快长,人丁兴旺。

我国知名稻作文化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现场考察时表示,壮族先民古骆越人是早期发明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民族之一,隆安是壮族地区稻作文化集中展示的最大亮点,在中国稻作文化展示的厚度上堪比享誉全国的浙江河姆渡稻作文化遗址,是中国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显亮点。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