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琼州府学:海南官办第一学府 诸多文物无一存留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李佳飞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1 16:04 
核心提示:在海口市现有的中小学中,琼山中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校。而在琼山中学府城老校区内,还有几块残存的础石,有着更久远的年代感和历史文化背景。据传,这些暗黑色、带有蜂窝状石纹的础石便是古代琼州府学的遗址。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按照办学主体的区分,通常将学校分为民办和公办,其中,公办学校是由政府财政拨款,一般而言,其数量和办学规模都远远超过民办学校,也称私立学校。

而在中国古代,学校同样有官办和私办之分,某某府、州、县官办的学校,如府一级的称为“某某府学”,亦称“某某府学宫”,州、县一级的名称与此相类,“学宫”又是教官的衙署所在,一般由官府拨款、当地官员捐俸或绅士募捐而修建。

海南第一所官办学校是“琼州府学”,其前身是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奉诏创建的“琼州学”,旧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的琼山中学校园内。

在海口市现有的中小学中,琼山中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校。而在琼山中学府城老校区内,还有几块残存的础石,有着更久远的年代感和历史文化背景。据传,这些暗黑色、带有蜂窝状石纹的础石便是古代琼州府学的遗址。

据海南文史专家王俞春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当他还在琼山中学读书时,琼山中学校园内还有一幢古代府学宫的建筑,朱红色的门柱、巨大的础石、以及带有浓厚书卷气息的建筑风格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经翻阅史籍、多番考证,确定那应该就是海南文化教育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最高学府———琼州府学最后的校址,其前身是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奉诏创建的“琼州学”。

朝廷赐书 知州授课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即使是“孤悬海外”的海南,其文化教育事业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契机,官办学校逐步兴起。

海南最早的官办学校是琼州府学,该学宫在创办初期,仁宗皇帝非常重视,特命国子监教授、福建建阳县人宋守之为琼州知州,并从朝廷东观藏书馆中抽出部分藏书赐给琼州学宫,广南西路提刑彭次云上疏特请派监书一员前来加强这些御赐图书的管理。

到了明代,琼州学宫正式改名为府学宫,知府宋希颜对学宫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洪武七年(1374年),府城扩建城郭,由于学宫靠近左边的军营,海南卫指挥桑绍主动下令迁移东西两个军营,腾出地皮给府学宫建造神厨、祭器库、宿舍和馔堂等,武人重文的举动一时传为佳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琼州府学都是海南地区最高学府,直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分巡雷琼兵备道兼学道焦映汉创建了琼台书院,由此取代琼州府学的地位,府学宫开始衰退。至1922年,府学宫成为琼山县立中学新校址时,古文物、遗迹等几乎已毁损殆尽。

海南先贤 热心教育

在琼州府学鼎盛的时期,其管理之规范、牵涉的文化名人之多,不由不令人赞叹。王俞春介绍,宋朝开始,全国各地开始设立教育视察、监督机构,其中在路一级设置的州县学务管理机构是提举学事司,其职责有:考察、审批地方官学的教官;统计所辖州、县学在学的实际人数;对地方教育提出改进建议;监督学规的执行;监督和维护学田的管理等。自宋以来,琼岛历代文化名人也都参与和支持过学宫的建设,尤其到了明代,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日渐兴旺发达。

明成化八年(1427年),大学士丘濬自己花钱在明伦堂后面修建了一间石屋,用来收藏他从京师带回送给府学的各种典籍。据说,海南著名才子王佐就曾在此石屋中读书学习。

明嘉靖十年(1531年),由三位海南人: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钟芳、云南按察司副使唐胄、福建按察司佥事曾鹏,分别撰文、手书和篆额的《琼州府科第题名碑》,在府学宫明伦堂隆重树碑,该碑记载着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嘉靖十年(1531年)共148年间,海南科第题名者共405人。

在琼州府学兴盛的同时,海南各州县的社学、义学、书院等也日渐增多。据《海南省志·教育志》记载:明代是海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高潮,当时琼州大地共有190多间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形成了一个较为广泛的教育网络。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海南出现了丘濬、海瑞等影响甚大的人物。明万历四年(1576年),定安县进士王弘诲当时在史馆任职,他上疏奏请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道,即在海南设院考试,改变了以往海南学子要渡海到雷州考试的规定,极大地方便了后来的学子。当时海南片区考试的地点———“贡院”,就设在府城。

诸多文物 无一存留

既然是官办学校,当权者的关注和干预便理所当然。

因此,琼州府学从修建之初便带有浓重的皇权色彩。府学宫在历朝历代发展过程中,亦多次受到皇帝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大清皇帝,几乎都在全国各地的学宫中留下了御书匾额。

遗憾的是,府学宫及其各类遗迹、文物等如今尽毁,没有一件被完好保存至今,我们只能从史籍典册中寻找零星的信息,再将信息拼凑成画面,回味那悠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可否认的是,琼州府学无论从办学体制、建筑风格,还是办学成果等方面来看,都有值得现代文化传播和教育领域研究的价值,对后世文化传播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