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负面新闻传播的民主法制效应(2)

来源:《新闻爱好者》 作者:梁冰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7 15:12 
核心提示:从功能特征看效应更深远。负面新闻是揭露批评性新闻,也是融传者价值诉求于其中的拟态化新闻,批判性外衣包裹着强烈的建构特征。一是对社会共同意识的建构,即用批判和揭露这种独特方式从反面建构社会对褒贬、美丑

从功能特征看效应更深远。负面新闻是揭露批评性新闻,也是融传者价值诉求于其中的拟态化新闻,批判性外衣包裹着强烈的建构特征。一是对社会共同意识的建构,即用批判和揭露这种独特方式从反面建构社会对褒贬、美丑、善恶的“共同意识”——共筑道德底线、共守社会防线、共离法律红线。二是对受众民主法制精神的建构。让受众在参与话题讨论、进行民意表达过程中,通过话题碰撞、舆论引导、互动交流、媒体提升等形式,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殊课堂上,感受民主氛围、汲取法制营养,实现自我重塑、自我建构。三是对法制环境的建构。作为船头守望者的风险提示,负面新闻既是社会巨轮安全航行的风向标、继续前行的动力源,也是其民主法制水平的水位线、标识器和晴雨表。它的效应不仅在于动员和汇聚舆论力量,形成对特权、贪腐和一切丑恶现象的强烈冲击之势;更在于通过媒体的传播扩散功能,彰显放大以保障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民主法制精神。这种标识意义和示范效应随着新的更有价值负面新闻的出现不断被强化,推动着社会共识扩大和公众认识提升,为法制环境改善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从作用效果看效应更显著。负面新闻对感应体的效应体现在“立”上,但动力则源于“破”,即因破而立、由解构到重构。“破”是手段,是为凸显矛盾问题,通过真实生动的典型事例,将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缺失、观念滞后、道德堕落、政策偏差等问题点予以放大,以达到触目惊心、以小见大、凝聚舆论力量、形成社会动力、加速问题解决之功效。“立”是目的,是在破的基础上,经过社会这台巨型计算机对各种复杂程序的运行推演,在民主法制建设这个终端显示器上留下的作用痕迹;破的效果越好,立的效应就越大。当然其效应体现形式,可能是春雷炸响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及时雨,也可能是春雨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破与立之间的因果关系、直接影响和高度关联特征及由此引发的终端显示效应都是明显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上舆论的迅速崛起,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态势。

深层探析,负面新闻传播的民主法制效应究竟从何而来

从表象看,民主法制效应是在传播中,通过与媒介的联姻,借助舆论力量而完成的惊人一跃。但实际上,从效应的集聚、生成到传播、扩散、裂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反应过程。该如何透视其内部结构,又该怎样来解析这一反应过程呢?

为直观显示,这里将效应的构成,用方程式形式呈现,即民主法制效应=内容价值量+传播有效性+法制化元素渗透率+社会感应度。

从单一要素分析角度看,其透视过程可按照它们在效应生成链条上的坐标位置和运行轨迹依次展开。1.内容价值量。指负面新闻的思想厚重度和社会意义大小。作为效应的起始点,价值量既决定着终端效应的强弱,又受制于它更底层的新闻事实。一般来说新闻事实的价值,既像一块待开采的矿石,又像一面多棱镜,只有通过开发,在众多价值中发现其核心价值并加以提升,才能实现其由新闻事实价值到新闻作品价值的转化和增值。由此可见,内容价值量既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发现和提升。2.传播有效性。即融入了新的传播元素和创意,能实现传播方式创新,如巧设媒体议题、巧借名人效应、营造特殊背景、对各种网络热词、流行元素进行消化吸收等。这是效应的引爆点和生发器,传播中只有巧用策划、善于创新,才能发挥出要素组合的“魔方效应”,使负面新闻作品和名人的光环一道发光、和政策的威力一同释放、和公众的力量一起爆发、和历史的时钟同时敲响,才能实现价值及价值的二次提升。3.法制化元素渗透率。指政策法规和民主法制理念对负面新闻传播的影响、渗透的比重和深度。作为效应的天然养分和催化剂,它主要循以下路径渗透:一是法律的奠基石、净化剂和照妖镜作用对作品的渗透,用法制精神洗净作品底色、去除杂质噪音、看穿纷纷扰扰、远离媒体公害。二是对传者法律规范和民主创新精神兼容共长意识的渗透,使传播过程变成学法、用法、普法、依法规范和创新传播实践的过程。三是对受众的渗透,主要是法律视野即用法眼看世界观念的渗透;深层解读即法律语义向度的渗透。4.社会感应度。即以受众为主体的社会对负面新闻感知和呼应的程度。实现由“感”到“应”的提升,一靠作品,通过价值挖掘,产生更大更强的冲击力、感染力,引起共鸣,赢得呼应;二靠受众,通过解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增强敏感性、避免麻木性;三靠环境,通过社会环境和良好媒介生态的营造,让负面新闻的背景特征更突出,同和谐社会的反差更强烈,提高社会感应度。(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