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清华大学新闻公开课 网络围观“微力无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作者:谢文雅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24 08:24 
核心提示:“让人相信真相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停地提供真相,以此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李俊谈到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责任时表示,“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围观事件中,各种真假信息掺杂其中,记者的首要职责是提供真相。

“为何‘微笑门’、‘名表门’引起公众关注并掀起巨大的舆论热潮?微博在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网友的关注反映出哪些问题?”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曹景行的几个问题拉开了清华大学新闻公开课的大幕,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戴名表被曝光引发网络热议事件成为嘉宾和学生们“第一课”的探讨案例。

掀开真相面纱

“整个事情一波三折,从‘微笑哥’变成‘杨表哥’后来又变成‘双规哥’,一条微博爆料出来的新闻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成一则公众广泛关注的新闻。《中国网事》的介入实际是在网络围观之后,我们一直把网上的内容进行追踪核实并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组负责人李俊回顾了最初的“微笑哥”照片由新华社刊发后整个事件的进展。他认为,面对网络围观事件,媒体应该一步步确认真相并及时为公众提供真相。

李俊认为,真相有了就得提供,不能等。过去,媒体一个调查做一周,等结果出来再把它呈现给公众,但现在有了微博,公众等不了那么久。此外,在网友的诸多声音中辨别真相,是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让人相信真相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停地提供真相,以此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李俊谈到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责任时表示,“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围观事件中,各种真假信息掺杂其中,记者的首要职责是提供真相。网民有可能说我并不对真相负责,我只提出疑问。很多网民现在转发微博时会加一条‘求辟谣’,一脚把球踢到记者的脚下,但这确实是记者的职责所在。”

构建多元化环境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认为,该事件中值得关注的是“牵出”现象,即从名牌手表牵出名牌眼镜、皮带。“在此过程中有两点需要反思:首先是细节与结构的关系,细节牵出结构性的问题;其次是偶然和必然的关系,而‘围观’正成为细节与偶然性的放大镜,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围观’环境,是一种微动力,但却‘微力无穷’。”

谈到围观的力量,郭于华特别提到了“推动”两个字。她说,网络围观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声,这也意味着社会大众要承担的东西更多了。

“围观还可以创造一个意见多元化的环境,这也是自媒体环境的特点之一。”郭于华进一步谈到了公民成长的社会环境,“目前最火的两个词大概是‘真相’和‘正能量’,这两者都离不开意见环境的多元化。真相在呈现之前总是多种声音、多重证据,可以说,意见环境的多元也可以促使真相的出现,这也是围观的力量之一。”对于正能量,郭于华的看法是,真正的正能量绝对不是单一的,一定是在多元环境中才能够起到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她认为,围观可以创造多元化的意见环境。

改变舆论场结构

早期的舆论场是大量意见领袖带领公众去质疑和追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繁旭从新闻学角度评析了此次“表哥”事件,“随着微博的出现,‘围观’有了新的平台,在当今的舆论场,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而通过微博‘围观’转发正成为探索真相的主要力量。最明显的变化是舆论场的结构更为松散,这一变化说明网络围观正在改变网络舆论形态,而这种变化本身就值得思考。”

在这次“表哥”事件中,网民并不是像过去那样,集中嵌入在几个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公众人物微博上并形成较大的舆论,而是转移到了很多媒体记者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曾繁旭给出了他的看法:“‘表哥’话题的舆论场之所以没有那么集中,就是因为在‘围观时代’,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表达权,当面对某一个热门话题时,大量媒体人或者时评人作为意见领袖就会参与进来,因为他们的专业背景往往能够带动更理性的因素和讨论。而网民也更倾向于寻求‘不同的声音’,而不再是简单地去听某几个公众人物或意见领袖的‘单一的调调’。”

观点链接

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曹景行:从社会现象到媒体之间的互动,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新发展。网络所反映的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网络已经渗透到几乎每一个行业,对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现在,媒体的官方微博在一些网络舆论事件中正在成为舆论领袖。

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组负责人李俊:“没有永远窖藏的真相,只有微博围观下的真相。”网络媒体环境中,在网友的诸多声音中挖掘真相,不仅是一个媒体的技术问题,而且是有赖于公众合作的社会问题。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真相,真相,还是真相!媒体要不断地提供真相,在众声嘈杂中提炼真相。即使我们刚刚开始,公信力与透明度会逐渐建立起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繁旭:网络上虚拟的社会关系会在现实中铺开,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从表达到行动,大家不仅仅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身体力行以一个公民的方式去参与,这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微博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