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专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王坤宁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09 11:03 
核心提示:柳斌杰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古籍整理工作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本体系,是保留中华民族永恒记忆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传承者的广阔平台。

4月5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在京召开古籍整理出版专题工作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柳斌杰出席并讲话。柳斌杰强调,要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开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新局面。

柳斌杰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古籍整理工作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本体系,是保留中华民族永恒记忆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传承者的广阔平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的要求,为我们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

柳斌杰全面总结了3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指明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他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一定要准确把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新局面。

柳斌杰要求重点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并实施系统科学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形成脉络清晰的古籍整理出版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古籍整理出版的引领作用。他说,制定古籍整理出版中长期规划,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通过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并完善由国家主导、以各省和古籍出版单位为基础的古籍整理出版长效规划体系。二是完善古籍资助评审和管理机制,提高古籍整理出版质量。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加快古籍专门人才培养。要与古籍整理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长期的古籍整理出版队伍培养计划;同时继续完善古籍编辑的短期培训计划;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整理和挖掘老一辈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的编辑经验和学术成果,组织老专家编写教材,做好传承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资金引导、资源配置、项目支持、精品示范等推动古籍整理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五是创新技术手段,加速推进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充分发挥中华典籍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数字出版和数字印刷等新技术手段,使古籍整理出版和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变广、效能提升,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六是实现古籍整理出版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统一。抓住国际社会了解和研究中华文明兴趣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大古籍整理出版走出去的力度,让中华文明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七是处理好古籍整理出版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对古籍善本、孤本的保护和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另一方面,要“普及与弘扬并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据了解,从2009年8月开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充分调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遴选项目,根据对《全国古籍总目》的梳理并结合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经过3年多的反复论证,已形成了《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草案),同时建立了古籍小组主导、依靠专家的古籍出版规划评审机制。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古籍整理出版的重点方向,将发挥引领作用,形成长效的古籍整理精品出版三级规划体系。

4月5日-8日,来自全国各地古籍整理、出版方面的专家学者,将在4天时间里对《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和2012年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进行认真审议。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尚之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近40位学术、出版评审委员参加了专题工作会议。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