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电台 >

中国广播现状与前瞻:频率有限 未形成全国市场

来源:《传媒》 作者:周小普 吴盼盼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3 14:02 
核心提示:近年来,广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同时由于全国性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体制遗留问题等因素,使得广播的发展也呈现出各种问题。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以及传媒格局的改变,中国广播应该积极进取,增加供应数量、丰富节目内容、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

近年来,广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同时由于全国性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体制遗留问题等因素,使得广播的发展也呈现出各种问题。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以及传媒格局的改变,中国广播应该积极进取,增加供应数量、丰富节目内容、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克服各种缺陷,完善广播的经营方式,做强、做大。

广播发展的现状

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广播的发展虽然经历了低谷期,但近来依托经济发展及其对新媒体的借势等,日渐呈现出强势发展势头,取得了喜人成绩。

1、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制作与播出时长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统计信息,2009年,全国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时长达1227万小时,比2008年增加64万小时,同比增长5.5%;同时,2009年全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为672万小时,比2008年增加23万小时,同比增长3.5%。

2、广告收入逐年增加,连年盈利增幅稳步上升

同时,全国广播广告收入额也处于稳步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50.58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81.46亿元,增幅为37.9%。这一成绩是令人惊喜的。2009年的全国广播广告收入较2008年增加了9.23亿元,同比增长了12.78%,增长速度高于2007和2008两年。2010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34%(如图1)。

3、接收工具日渐丰富,移动终端发展势头强劲

广播与互联网及电信网的结合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少电台开始将网络用户和移动用户作为新的听众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竞争。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搜索引擎(81.9%),网络音乐(79.2%),网络新闻(77.2%)。广播媒体的音频内容在新闻尤其是在音乐领域先天就具有优势地位。据福瑞斯特研究中心(Forrester Research)报告,2009年我国数字网络广播数量达1300万个。“网络化广播”日益引起商家、传统媒体和网民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各广播电台紧贴网民需求,2011年5月又借助新浪微博这一火爆平台开设微电台,现已有中国国际台2个频道,以及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0个频道上线。这些频道在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iPod、智能手机等终端上均可收听。

同时,有研究表明:使用智能手机3G、2G(GPRS)可在全国收听到578套世界各地的实时广播节目,且音质优美、音量平稳、播放流畅,完全不受地域限制。截至2010年9月15日,扣除国外和境外广播节目,我国内地的四级广播机构现在共有404套广播节目在手机网上实时播出。其中,中央台12套,直辖市47套,省、自治区345套。

中国目前有手机用户8.89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伴随性媒体。目前,美国青少年媒介消费行为中的20%(127分钟)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智能手机在近几年内的普及,手机广播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大大拓展。

广播发展的问题

广播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中的问题也极为突出。要针对问题症结进行深入思考,寻求新的发展策略。

1、频率数量有限,尚未形成全国收听大市场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计信息,截至2010年7月,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34个。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天共有13938个广播电台播出节目,其中4779个中波电台、9159个调频电台(含6279个商业台,2880个教育台);泰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广播电台。我们的电台总数只有泰国的约十分之一,美国的约五十分之一,但是我国的人口却是泰国的200多倍,美国的4倍多,频率数量之匮乏可见一斑。

同时,我国的广播媒体还都为区域传播,尚未形成全国大市场。2009年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31%,中央广播节目覆盖率94.42%,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92.99%。从中央台节目覆盖率这一现实覆盖和无线覆盖率的两数之差中可知,只有少量的非无线(地面)覆盖。由于广播的无线发射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半径仅100多公里,这也就是说,中国广播是真正的区域媒体,除去官方要求的各地无线转播的中央台之外,别的电台都没有外地落地方式。进一步可知,每家每户实际可以接收的广播电台频率看,只有少数几个全国的和十几个地方频率,一些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频率数量就更少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