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电台 >

美国之音10月将停中文广播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吴秀凤 责任编辑:吴秀凤 发表时间:2011-02-18 10:30 
核心提示:美国之音将全面取消粤语广播 大幅删减中文广播预算800万美元 中文部裁员55%。

美国之音全面取消粤语广播 大幅删减中文广播预算800万美元 中文部裁员5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评论员洪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之音的大幅裁员主要是因为广播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美国对中国的宣传力度,导致它宣传策略的一种转变。

洪琳称,在历史上电台大幅裁员的原因大致有三种。其一是因为国家财力不支,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裁员。当时苏联解体,国家已经无力支持,所以这个全世界语种最多的电台就裁掉了大部分语种的员工。

洪琳分析说,时代已经不同了,美国政府认识到广播这种传统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对中国的传播需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就把精力投放到网络上。

2011年2月16日,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之音(VOA)向国会提出2012年年度预算,计划自2011年10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其普通话短波、中波及卫星电视广播节目,全面取消粤语广播,大幅删减中文广播预算800万美元,裁员55%。

美国之音以44种语言对全球广播。在2012年度的预算中,中文被大幅删减,其中中文普通话则大幅裁员55%,广东话更全部停播。

预算方案称,美国之音计划自2011年10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其普通话短波、中波及卫星电视广播节目,仅保留其中文网站,全面取消粤语广播,并计划裁员45人,其中有38人将来自普通话栏目组。

目前,美国之音普通话栏目组共69名员工。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财政预算的一部分。

美国之音中文部员工是在预算送达国会前夕才风闻裁员计划,听到裁员消息都非常惊愕。美国之音员工表示,奥巴马政府可能借此向北京释出善意,借以改善双边关系,加强在国际议题上的合作。

停播的决定将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美国之音”是美国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监管下的一个政府机构,创立于1942年,一直被视为美国政府的“喉舌”,是美国政府的宣传机构。

美国之音是上世纪90年代初加强对中国的广播,扩大中文部编制。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美国之音”一直在毫不避讳地要煽动起中国的社会动荡。

“美国之音”总部的楼很大,语部很多,中文部的地位要远高于其他语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它对中国的重视。

在交谈中,《环球时报》记者能感觉到该台中文部的一种情绪,他们明白自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该台一名工作人员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不用通过收听“美国之音”来了解中国的情况了。

外媒纷纷对此事表示了关注,对于美国关闭美国之音这个美国最强有力的对华宣传机器表示惊讶。

对此,加拿大《星岛日报》称:“这将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中国广播时代的终结。”

《华盛顿邮报》在刊登题为《美国之声对中国广播削弱,而中国却大力加强世界公关》的文章分析说,中国政府大力增加对西方的宣传攻势,作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宣传机器,这个时候却挥刀自殇美国之音,显示了中国政府和西方媒体对抗的消长。

(责任编辑:吴秀凤)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