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诚信恶化是“融资难”的罪魁祸首

来源:法治周末报 作者:田忠华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11-21 12:06 
核心提示:不难想象,降准,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信贷资金,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四次降准,释放出数以万亿计的资金,理论上能够缓解实体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融资难”仍是呼声一片

近日,央行第四次降准,共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其中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MLF约45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元。

不难想象,降准,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信贷资金,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四次降准,释放出数以万亿计的资金,理论上能够缓解实体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融资难”仍是呼声一片。

具体来说,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确是资金需求缺口大的问题,这是客观的因素。另一方面,信贷业务的“惜售”现象,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存贷比例低于上限的不在少数,从存贷比可以看出,商业银行有部分资金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无论什么原因,都是摆在当前资金“供需”矛盾的现实问题,只有打破制约信贷产品销售“供需”瓶颈,才能够充分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支持实体经济当中去。

制约金融机构及社会闲散资金“惜售”,是由多个方面原因造成。首先,银行贷款不良率增高的舆论和现实的经营状况给银行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为使不良率达到监管指标,降低风险系数,银行在经营决策上更加遵循谨慎性原则,制定出更加细致的信贷投放办法,用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细则对信贷人员信贷投放给以严格经济的、纪律的约束和考核。

其次,社会诚信恶化,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失去了原有的信誉,是导致真正“融资难”的罪魁祸首。由于一些人的诚信观念缺失,对于银行的一些到期借款,借款人跑路,担保人不甘心清偿债务,银行只好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打击“老赖”“临控”等强制措施,使一些担保人真正感受到担保所承担的后果,影响到更多的人增强了法律意识。借款人寻找担保人难度加大,形成事实上不符合银行借款担保条件要求的恶性循环,银行有钱放不出去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对于降准释放的资金去向缺少有效监管。降准释放资金,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但资金到底流向哪里,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否流向房地产、是否进入了央行释放资金本意以外的企业,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笔者认为,解决“融资难”需群策群力。首先对于银行暂时出现的不良率上升等经营问题,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媒体给予及时关注,给予细致正能量分析,避免由于过度舆论误导,给商业银行经营和信誉蒙上阴影,产生不好的后果,甚至挤兑、围攻经营场所现象的发生。

其次,是商业银行要业务创新。商业银行要打开借款人需求担保人难的困境,开辟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式”贷款;通过政府、街道(村委会)办事处相结合的办法,打造信用社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投放信用贷款;对于实体经济项目,采取政府+商业银行+客户+担保团体风险共担、责任共承方式的贷款,让商业银行放下思想包袱,增强贷款投放的动力,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作者系时评人)

融合网|DWRH.net关于本文的声明:

文章来源及作者信息:本文作者为时评人田忠华,原文刊登在第442期《法治周末》报。

自2017年4月1日开始,《法治周末》报社与融合网|DWRH.net正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上述两大平台原创内容的互相转载、共同撰写等相关事宜。

在合作期间,融合网|DWRH.net已获得《法治周末》报社文章转载的合法权益,敬请周知。在贵机构尚未从相应版权方处获得正式授权前,请勿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具体联系方式请见融合网首页底部的“联系我们”)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