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信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机会(2)

来源:经济杂志 作者:刘仝保 杨丽莎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9-18 16:47 
核心提示:35年来,我国物价普遍上涨了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有IT产品和服务价格在下降。30年前到电报局发电报,每个字要7分钱,现在用手机发短信70个字才要1毛钱,用微信还不花钱。如果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仅通信和互

35年来,我国物价普遍上涨了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有IT产品和服务价格在下降。30年前到电报局发电报,每个字要7分钱,现在用手机发短信70个字才要1毛钱,用微信还不花钱。如果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仅通信和互联网流量的收入,估计会超过GDP的40%!当然,这里边也有需求价格弹性的作用,没有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价格下降,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高的普及程度。

还应该指出的是,人类需求总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从粮食、轻工、钢铁、到房产的需求都会遇到天花板,而信息需求是新兴服务业和文化精神需求的基础,基本没有天花板。所以扩大信息消费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宽带基础设施和各行业信息应用服务的落后,成为促进信息消费的瓶颈。首先,要从法律和政策上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基础电信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其次,是要重视各行业信息应用平台建设,通过“市场的决定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快信息应用服务业发展。

《经济》:有研究证明,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物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其中,信息消费量每增长10%,单位GDP能耗降低1.8%,物耗降低1.4%。这三大基础资源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信息消费增强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杨培芳:社会发展离不开物、能、信息这三种基础资源。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如果信息消费太少,就会过多地消耗物、能资源;反之,信息消费增加才能减少物耗、能耗。在这三大基础资源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置换关系。经过初步测算,单位GDP的信息消费量每增长10%,单位GDP能耗降低1.8%,物耗降低1.4%。

许多人认为,科技进步会增加失业。我认为,科技进步是要把人类从笨重、危险,影响健康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其次,在减少低级就业的同时还会增加大量高级就业岗位,如,信息通信网络与平台的操作维护,电商、物流和售后服务,以及软件编制,研究创新,谋划设计,文化创意等等。

《经济》:移动互联网驱动信息产业迈向信息经济。最近,欧盟与韩国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将联手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当前正是标准和规范制定的关键期,而我国华为和中兴也在欧洲设有研发基地,您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多大的话语权?

杨培芳: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有从国际竞争环境中走出来的华为、中兴这样优秀的信息设备制造企业,中国一定能够在未来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我国在精细加工、材料提纯等核心技术领域,虽然失去了领先机会,但在精巧设计和软件编制能力上具有潜在优势。可以设计出功能更强大的芯片,拿到美国或者欧洲加工;可以编制出更先进的系统软件和3G、4G标准,向全世界开放使用。如果说上帝已经把主导工业现代化的能力给了西方国家,而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东方大国,一定会迎来信息时代更重要的历史机会。

备注:原文刊登在《经济日报》主办的《经济》杂志2014年第9期。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