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运营商OTT化如“洋务运动”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符周顺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9-17 09:09 
核心提示:特别是今年以来,其股价连续刷新历史高点。目前腾讯7000亿港元的市值是同样在港上市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市值和的两倍以上,但是从营收规模上看,腾讯二季度营收大概只有电信联通营收的十分之一。

互联网公司腾讯股价近日迎来连续拉升,以4日收盘价379港元计算,腾讯市值已超7000亿港元,这比中移动美股市值(2191亿港元)的3倍还多。近年来微信业务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崛起,推动腾讯股价及市值不断走高。

在ICT领域,随着民资进入电信业的绿灯渐渐亮起,互联网公司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运营商已经从通信行业内部的全业务竞争进入到了全产业链的博弈。业内分析认为,在中国ICT行业未来的5年中,互联网公司甚至有可能会超过老牌的电信运营商。

通信产业价值向互联网倾斜

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上市时,发行价仅3.7港元,市值几十亿港元。但上市后数年来,腾讯保持营收、净利高速增长,并且近年来微信业务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崛起,推动腾讯股价及市值不断走高。特别是今年以来,其股价连续刷新历史高点。目前腾讯7000亿港元的市值是同样在港上市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市值和的两倍以上,但是从营收规模上看,腾讯二季度营收大概只有电信联通营收的十分之一。

十年间国内互联网迅猛发展,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在市值上对运营商的赶超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的话,那么互联网企业业务结构的层次、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以及快速稳定的复合增速对电信运营商的赶超则是实实在在的。互联网领域展现的是蓬勃的发展态势,而电信业近几年颓势尽显。

纵观全球ICT领域,谷歌收购MOTO,微软收购诺基亚……传统IT巨头的倾倒与其说是创新之困,倒不如说是信息革命时代正式到来。谷歌是互联网公司,微软是传统软件却正在转型为互联网的公司,而苹果的成功来自于APP生态系统。产业巨头的兴衰表明,独立的产品制造及流通已经成为历史,在信息技术整合下的全新产业形态,正以摧枯拉朽之力颠覆越来越多的产业。

OTT让国内运营业鹤唳风声

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用户需求从传统的基础通信业务转向形态多元化的信息生活服务,各种OTT应用不断替代运营商传统业务,利润被分流。在整个产业链中,为移动网络建设贡献最大力量的网络运营商面临尴尬。在互联网和传统电信业这两个行业融合的过程中,二者开始从剑戟相向转向寻求合作。

国内三大运营商加速自身OTT化进程从移动IM领域破题。中移动的飞信也曾经绚烂过,然而在微信的冲击下变得暗淡无光,而今正经历着重新构建的转型阵痛。为应对竞争,中联通选择了和腾讯微信合作,中电信联姻网易合推易信。业内人士直言,移动IM之战更像是一场电信运营商忍痛转型的化蝶之旅。

根据艾媒网的数据,虽然目前中国移动飞信号称自己拥有1亿的活跃用户,用户量已跻身即时通讯前三,但与排名第一的腾讯QQ相比,飞信覆盖用户不足QQ的1/5,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1/45。与强势崛起的微信相比,中国移动更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鉴于移动IM应用对传统语音、短彩信的替代效应,中移动依然在纠结中彷徨。

不同于中移动,中联通和中电信则迈开了合作竞争的步伐。中联通方面,微信与广东联通合作的“微信沃卡”业务表现强劲,开通一个月来已抢到近百万用户,预计该试点业务很快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电信上月宣布与网易成立合资公司,推出了“易信”,以免费为卖点。产品发布当天,易信就获得了近100万注册用户,本月初易信用户破千万。

去电信化加速产业开放改造基因

其实回过头来看,今天电信运营商借用互联网的方式加速自身OTT化进程和清末的“洋务运动”如出一辙,“西学中用”的核心应该是学习思维、学习体制。换句话说OTT给运营商带来的危机只是表象,运营商应该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思维,生成自身的移动互联网基因,而不仅仅只是借用产品、形式。

最近,全球电信业发生了两件大事,微软以不到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及专利,美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宣布将以1300亿美元回购沃达丰对该公司的持股。整个欧美电信市场,正在风起云涌,此时的中国电信业,运营商为4G制式迷惘,民资入局移动转售试点无从下手,三网融合磕磕绊绊,携号转网形同虚设,运营商做的事情只是在与OTT纠缠不清,内斗不断。就OTT危机来说,相对于国外,开放的VoIP并没有击垮欧美电信运营商,而在中国却被视为了洪水猛兽。在这背后,中国电信业、电信运营商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不言而喻。(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