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携号转网扩大试点 运营商掀起新一轮用户之争(2)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贾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8-08 14:24 
核心提示:操作层面难度大 捆绑业务不可转 携号转网虽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号码资源的浪费,但在我国一直推进缓慢。数据显示,在天津和海南两地携号转网实施的两年里,申请的携号转网客户有20.7万户,真正成功携号转网的仅5.9万户

操作层面难度大

捆绑业务不可转

携号转网虽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号码资源的浪费,但在我国一直推进缓慢。数据显示,在天津和海南两地携号转网实施的两年里,申请的携号转网客户有20.7万户,真正成功携号转网的仅5.9万户,携转成功率不足40%。

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已接到上级有关于携号转网工作通知,但目前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很难实现携号转网服务,相关工作或将在明年启动,有一定难度。

武汉移动一位当地负责人则称,预计在今年底可完成通话、短信、3G上网方面的联网测试工作,明年4月,该业务才能正式向武汉手机用户开放。原则上,更换运营商后,用户号码中原先捆绑的业务如资费等不能转到新运营商旗下,只能启用入网后的新业务。

同时,目前三大运营商所采用的网络制式有较大差异。移动拥有TD-CDMA制式,使用TD手机;联通则以WCDMA制式为主;电信使用CDMA2000制式,用户必须用CDMA制式手机,不兼容移动、联通号码。部分完成携号转网的用户在实现该业务方面存在难度,号码和业务或不能在原手机上使用。

在原本运营商加速网络建设背景之下,携号转网试点范围的扩大,将进一步激发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无论在双方和单项转网中,用户和运营商转网成本都将增加。移动的4G网络正全面推开,如移动的4G网络具有较高质量,将对处于3G阶段的联通和电信造成不利。而随着联通和电信对3G的完善和健全,移动在4G还未推开之前,短期内也将同样面临转网压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