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微信警示公众账号:去营销回归沟通本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06 13:32 
核心提示:招商银行也在做类似的事。在其信用卡中心微信平台上,已经能够实现用户办理信用卡申请、账单查询、个人资料修改等大多数信用卡业务,并发送用户的交易信息。据了解,招商银行的订户数超过100万,每天用户产生的消息量以10万计。

“微信不是营销工具。”昨日,首次对外公开亮相的微信产品总监曾鸣,向外界透露微信对于公众账号的态度。

截至目前,这个用户数突破3亿的移动产品微信已经拥有超过3万个认证账号,其中企业账号占70%。但曾鸣称,从去年8月推出公众账号开始,“垃圾信息”轰炸式营销的隐患相伴而生。

“一些企业在公众平台上盲目追求用户数,把平台当作宣传渠道,对用户进行信息轰炸,这就像过度开垦土地,只能产生短期效应,损害平台和企业自己的利益。”曾鸣说。现在微信要做的,是回归沟通本质,优化用户体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用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简言之就是走精品化路线。

在一位微信账号运营人士看来,“微信的一番表态,暗示了微信希望企业和开发者探索更多的服务形式,而不是一头扎进此前微博营销的红海,破坏整个生态。”

微信排斥过度营销

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个人和机构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通过文字、图片、语音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互动。

对于公众平台的建设,马化腾的理念是,制定简单的规则,让平台的开发者和用户自己创造玩法。“有时候我们看到都会觉得吓一跳,觉得还可以这么玩。”

但开发者的玩法也让成长中的微信遭遇烦恼。去年11月,两大微信公共账号蘑菇街和美丽说,以年龄和性格测试引发朋友圈刷屏式的疯狂转发,最终被禁言15天。外界评价,微信设计师张小龙是在用行动证明微博化的营销模式在微信上是走不通的。

而微信对待公众账号谨慎和克制的态度背后,很大程度也是为了避免重蹈微博营销的覆辙。

在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看来,新浪微博在发展企业账号时的一个错误在于:过快推动企业都来开账号,一瞬间用户看到了遍地开花的企业微博,但99%的人不知道怎么运营,导致大量信息噪音出现。

这显然不是微信希望看到的局面,但的确正在发生。曾鸣告诉记者:“此前和一个企业公众账号管理者交流,由于老板下了死命令,要求必须完成每天推送一条信息的任务,最终的结果变成了微信运营人员去网络上拷贝笑话段子凑数,把企业号变成了笑话号,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笑话。”

“我们看过一些数据,你发得越猛,就掉得越多。”曾鸣说,“有账号运营人员不解,公众号怎么订户越来越少?我说没办法,你太勤快了,你如果懒一点订户数就会增长。因为用户被他已经骚扰过度。”

微信已经开始担忧,信息的过载,导致用户对公众平台的理解或认知完全走向另外一个方向,“这对我们整个公众平台的生态是不利的。”曾鸣说。在他看来,订户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微信更关心的是订户的质量,用户对公众账号的忠诚度、公众号的活跃度,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哪怕你是要做违章的查询,我可能一个月查一次,或者说甚至是半年查一次,但是仅仅是这一次,让我觉得有价值,我至少会让你非常长期地待在我的通讯录里面,我不会删除你。你至少会把我黏住,仅仅有这么一点点价值就足够了,我希望每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一个东西。”曾鸣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