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手机商业模式让腾讯恐惧 微信掀起信令风暴(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3-28 16:46 
核心提示:手机商业模式不清晰让腾讯恐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双方也有交锋。腾讯CEO马化腾呼吁:国家应高度重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将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到与公路、铁路、机场和电网建设等同等重要的位置。面对运营商对微信收费

手机商业模式不清晰让腾讯“恐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双方也有交锋。腾讯CEO马化腾呼吁:“国家应高度重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将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到与公路、铁路、机场和电网建设等同等重要的位置。”面对运营商对微信收费的问题,马化腾强调称:“腾讯不会对用户收费”,与运营商层面正在积极沟通。不过,马化腾同时表示:“目前手机上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这是令我们更恐惧的事情。”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则表示,“OTT业务对运营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坦言:“目前的通信网依然是传统运营商的优势,反过来看,互联网的很多业务都依托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开展,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短板。”

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可以被解读为:现在的电信网络被互联网企业用来赚了很多的钱,还一分钱成本都不掏,升级电信网络的任务压在运营商头上,换作是谁也不会愿意。

李开复在评论一篇名为“微信抄了谁的后路”的文章时说:微信岂止“切入语音助手领域”,简直有潜力“成为移动语音助手”;岂止“变身智能App Store”,几乎有可能“成为移动Store”;岂止“分流移动搜索”,完全有机会“成为移动搜索”!

按照既定的产品逻辑发展,微信也许会成为电信运营商、搜索、App Store、浏览器、地图、语音助手等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对手,各种原生App也成为微信组件或蜕化为账号之一。

当然,首当其冲的还是与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建立合作模式似乎很迫切,但是如何共赢,一时又看不到前景。

黄晓庆认为,单从技术的角度上说,首先是双方一起坐下来协商探讨:OTT担心的是他们的用户体验问题,而运营商担心的是网络承载和更多用户的基本体验问题。

黄晓庆判断,如果未来随着4G网络的发展,中移动用户的月平均数据消费量能达到2G的话,来自数据业务的收入将成倍地增长。这样计算的话,那些受到损失的短信、话音收入将不会成为任何问题。而用户数据流量消费的增长,则恰恰来自微信等OTT业务的推动。不过,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4G网络全面商用至少要一年,4G牌照发放时间安排要取决于客观进展情况。”

移动与微信的矛盾,能否等到4G时代再解决,尚未可知。

“分级分群分域营销是未来的趋势。”中联通有关人士认为,目前广东联通2G随意玩已经有了200多万用户,每月带来几千万元的收入,其实挺划算的。此外,微信收费的模式也已在香港率先实践:之前微信与香港运营商的合作方式是:用户每月支付8港币(约合6元人民币)就可以任意使用微信,不再收流量费。如果这样,你还会用么?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