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MSN独守中国的难言之隐(3)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1-09 11:43 
核心提示:Tony Bates还尤其提及,Skype目前正强调两方面的增长,分别是手机和客厅,这与微软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为什么例外? Skype与MSN在中国市场的整合将涉及MSN中国合资公司、Tom以及Skype等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 但中

Tony Bates还尤其提及,Skype目前正强调两方面的增长,分别是手机和客厅,“这与微软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为什么例外?

Skype与MSN在中国市场的整合将涉及MSN中国合资公司、Tom以及Skype等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

但中国市场为什么会成为唯一例外?资本成为第一个被联想的因素,因为Skype与MSN在中国市场的整合将涉及MSN中国合资公司、Tom以及Skype等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微软如果想一气呵成,将面临复杂的架构调整。

不过,由于近几年各种因素的变化,资本层面的原因似乎难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MSN中国的运营权属于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恩”),这一合作在2005年5月达成。事实上此前MSN已在中国开展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服务数年,但因为政策因素,MSN门户、无线增值等业务推广一直受到限制,微软最终通过合资公司绕过门槛。

根据当年知情人士的透露,该合资公司的定位为: 一建立以无线应用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二实现本土化,与腾讯全面交战。不过,早在2009年时根据本报记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可靠消息,作为财务投资方的联和投资已积极寻找买家,欲抛售合资公司股份,原因是其“商业模式一直没有清晰。”(详见本报2007年9月4日《联和投资拟抛售MSN中国 商业模式未理清》)

首先,美斯恩通过WAP方式进行MSN即时通信的“MSN移动服务”发展不如预期,而困难点主要是在渠道,这一服务有赖于与移动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但中移动一直希望自己切割这块蛋糕。

2009年6月,中移动即时通信业务“飞信”正式商用,但早在2006年底,中移动就已终止与所有从事无线IM业务的SP合作,只是通过与腾讯合作开发飞信QQ,并将腾讯移动QQ用户过渡至飞信平台,“飞信”用户由此迅速增长,随后腾讯也转而推出基于IP技术的手机QQ,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移动市场的地位。

根据艾瑞咨询《2006年中国移动IM研究报告》显示,其时腾讯移动QQ注册用户数约700万,而美斯恩方面则仅透露“用户数持续增长”,不过当时有其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移动MSN用户数实际只有30万左右,“中国手机用户对手机与MSN捆绑不太习惯,也影响了MSN在国内移动市场的发展。”

其次,美斯恩的另一商业模式“频道出售”及嵌于MSN对话框内的广告,也被评价为发展不如预期。起初,商业合作伙伴曾希望能通过合作,导入一些高质量用户群的点击率,MSN九个频道的单一频道广告代理价也曾一度到达一年300万美金,不过一年后退出MSN合作的商业伙伴向记者指出,这种流量效果不明显,这也影响了美斯恩“频道出售”的商业价值。(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