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郑昕: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来源: 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8 17:31 
核心提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发挥新闻媒体受众面广、传播渠道通畅的优势,组织开展大规模信息化培训、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动力和能力,为中小企业培训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

郑昕介绍,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已经实施6年多时间,取得的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政府引导推动,实施重点计划。“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基本原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了积极倡导和推动的角色,着重在明确思路、探索方法、组织资源、积极推进等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企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新闻媒体的优势,开发中小企业适用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育林计划”、“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行动计划”、“信用之星计划”等重点计划,宣传信息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沟通协商、相互配合、资源共享、联合推动的工作机制,凝聚了一支专业服务能力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服务团队,形成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特色。

二是开展试点工作,解决难点问题。通过信息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助力成长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开展精益研发、管理升级、电子商务应用、融资服务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市场开拓难等突出问题。目前,畅捷通信息技术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升级服务平台试点,目前的中小企业用户数量已达150万家,并在全国建立了35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和60家信息化服务中心,形成了由200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2万多人组成的信息化服务团队,培训并认证了1425名信息化体检师信息化体检师,累计为20万家中小企业进行了企业运营的健康体检。每年组织开展信息化大讲堂、专家咨询会、企业管理沙龙、沙盘管理实训等活动百余场。金和软件公司在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增强企业软实力方面进行试点,已在全国42个城市实施育林计划,每年举办精确管理培训近百场,培训中小企业高管和信息化人才近万名,为752家中小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技术支持服务,进行管理软件应用的辅导与实施。阿里巴巴集团公司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吉林、重庆、山东、广东、福建9个省市试点,探索以电子商务信用,无抵押“网络联保”贷款,与银行共建“风险池”等,为小型微型企业开展融资贷款服务。截至2012年2月初,已为10万多家小型微型企业累积发放小额、短期贷款426.56亿元,贷款不良率仅为0.36%。

三是整合服务资源,推动联盟发展。推动服务资源之间交流合作,以“联盟”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服务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致力探索的服务模式。特别是由企业牵头自发组建的服务联盟,具有市场定位准、机制活、互补性强等特点。近几年,很多信息化服务商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与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强强联合,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推广工业领域国产CAD,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工业设计水平;由畅捷通公司牵头的小微企业服务联盟实施小微企业扶助行动计划,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提供管理、融资、品牌扶助、样板培育,以及硬件产品、网络搭建等服务;B to B 电子商务服务联盟由3000家知名行业网站加盟,目前已有30万家会员企业,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供求商机、产业链搜索和行业资讯等服务。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服务规模化。通信业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规模化优势。近几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国电信依托中国电信的品牌、网络和客户优势,与25个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和行业应用伙伴合作,开展百万“数字企业”培育活动,帮助中小企业捕捉商业机会、快速拓展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已累计开展2000场“数字企业”体验培训,培训了9.6万家中小企业客户,为4万家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实施,培育了1000多家“数字化”标杆企业。中国移动打造开放的、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云服务应用平台,已为300万家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展了1000余场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培训、体验和巡展活动,为提供了生产监控、车辆导航及调度、移动办公、手机支付、银信通等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应用服务。中国联通开展视频监控、移动办公、定位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短信、网络传真等宽带商务信息化业务,中小企业客户经理已达2.8万人,为全国4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基础通信和信息化服务。

五是组织调查研究,把握发展趋势。为及时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动态信息,提高推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我们连续围绕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管理、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强化和推动信息化服务等热点问题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调查报告(2009)》、《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发展报告(2010)》,开展了《通信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等专题研究报告,获取了大量数据和案例,取得了重要成果。

下一步,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和《“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的要求,以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困难为重点,近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在全国范围推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发挥地方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的资源优势,多方配合,形成合力。推广信息化应用和服务的经验,进一步强化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培育一批以信息化助推企业成长的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示范带动,宣传推广。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小型微型企业的信息化实施,提高信息化的支撑力度和服务效果,促进信息化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广泛开展信息化推进活动。进一步动员信息化服务商配合地方主管部门的工作,在全国组织开展以“携手同行,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信息化推进活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送技术、送方案、送服务,搭建服务商与中小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利用今年6月底我部举办的“两化”融合成就展,大力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丰硕成果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在9月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上将继续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进行研讨。

三是加强资金扶持和宏观指导。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水平。组织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推广信息化服务的做法和经验,促进区域、行业、产业集群和企业的两化融合。完成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的编制,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中小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分类指导,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发挥新闻媒体受众面广、传播渠道通畅的优势,组织开展大规模信息化培训、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动力和能力,为中小企业培训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研究和总结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经验,为信息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创造有利条件。近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未来几年,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明确,信息化推进工作也要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内生动力,让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插上“翅膀”。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新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