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2011SINOCES擎起“绿色”大旗(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12 19:37 
核心提示:业界人士认为,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政府连出重拳进行绿色调控并非是个偶然事件,而是以政策形式强制敦促消费电子行业进行绿色升级,清除在行业发展中非绿弊病的集中体现;而各企业经过绿色洗礼后,也看到了绿色经

业界人士认为,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政府连出重拳进行“绿色调控”并非是个偶然事件,而是以政策形式强制敦促消费电子行业进行“绿色升级”,清除在行业发展中“非绿”弊病的集中体现;而各企业经过“绿色洗礼”后,也看到了绿色经济中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绿色低碳对消费电子产业来说,不仅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商机。低碳经济的竞争是未来产品竞争、品牌竞争、成本竞争的终极归宿,谁拥有低碳优势,谁就占据了决胜未来的制高点。如果企业做不到低碳和绿色的话,不要说参与竞争,就连准入都是个问题。

在“绿色”替代“发展”、“规模”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背后,正是当前我国消费电子产业积极寻找从制造向创造升级的努力。

“绿色”更多是一种思维解决方案

我国消费电子企业对于“绿色”并不陌生,但从理念变成技术,最终从技术变成给生活带来改变的产品,却经历了10多年时间的积累与探索。最早,企业的绿色反映在市场上,只是几款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概念型产品,而去年以来,整个市场的消费趋势已经围绕“低碳”展开,真正实用的节能环保彩电、空调、冰箱开始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绿色技术的创新正变成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溢价工具。产业观察员冯洪江认为,从当前国内领军企业的行为和举措来看,从概念口号到技术产品,最终变成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有力武器和手段,绿色已经涵盖到整个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角落,更成为企业引导市场和消费升级的最有力武器。

可以说,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绿色风暴,给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国中一个产业平等竞争、经济和平崛起的机会,也给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一个在未来30年乃至更长远时间内弯道超越的机会。其关键,是如何让绿色产业做到区域领先,并且形成国内产业核心。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电子产业的绿色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就认为,家电绿色发展仍然面临三方面缺位。首先是政策法规的缺位。家电行业倡导节能减排以来,出台了很多的标准和法规,但还远远不够,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方面的缺位需要尽快弥补,但弥补政策法规的缺位需要技术的支撑和行业的发展为基础;第二就是执行力的缺位。行业内应积极鼓励、提倡节能环保的行为,对有作为的企业要进行褒奖,对不作为的企业、产品要有处罚,真正做到赏罚分明;第三个缺位是全民环保意识的缺位。目前市场上现行标准产品和未来即将执行新标准的产品处于混搭阶段,这就出现家电产品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省钱不省电,再就是省电不省钱。

业内人士称,对于消费电子产业来说,绿色低碳不关乎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解决方案。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环保将不仅仅体现在使用时的节电、节水和排放上,还体现在其设计、制造、使用、报废以及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电子并非局限于节能,它涉及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环境保护、产品使用材料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多少、产品使用寿命的长短、性能指标的高低以及零部件的循环使用和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这才是对消费电子行业真正的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